康津高麗青瓷博物館
 
全羅南道(康津郡) ,
全羅南道康津郡大口面一帶,在9~14世紀時曾是製作高麗青瓷的地區,也是將韓國青瓷轉變過程完整呈現的青瓷寶庫。因其重要性,青瓷窯遺址在1964年被指定為國家史蹟第68號。而爲了系統性保存高麗青瓷與研究,1997年9月開設了博物館。透過高麗青瓷的收集、展示、研究、教育等,促進青瓷文化的傳承與發展。2015年,將高麗青瓷的色調與模樣結合現代化的設計,建成嶄新的展示空間。康津高麗青瓷博物館全新開館後,提供訪客更直接、親近的體驗與愉悅的觀覽空間,將高麗青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結合在一塊。

錦南路
 
光州廣域市(東區) ,
錦南路最早是政府機關聚集而形成的官廳街,如今則發展為銀行、保險公司、官公署等大樓林立之處,成了光州的中樞。每當紀念518民主活動時,市民們也會齊聚於此,以告慰光州的魂靈,化當年的痛苦為推動民主與國家的力量。而隨著地下商街的落成,噴水池下方的會面廣場也自然而然演變為各種小型表演的舞臺,是備受市民喜愛的休息空間。 * 長2.3㎞、寬30~40m

釜山站
 
釜山廣域市(東區)
釜山站於1908年4月1日起正式啟用,2004年爲配合高速鐵路的開通,站內進行擴建及改建工作。為了京釜高速鐵路第二階段區間通車,也擴充2樓的候車室及停車場面積。釜山站不僅只是京釜線高速列車及一般列車的起訖站,更是在東北亞物流中心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海雲臺站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位於釜山廣域市海雲臺區佑洞的海雲臺站,是介於佑一站與松亭站之間的火車站。1934年7月15日起,海雲臺站便以一般車站開始營運,而在2006年時,停止了貨物運送的業務。隨著無窮花號開始運行,海雲臺站也開始了載客與發售車票的服務。鄰近的景點有釜山的名勝─海雲臺海水浴場。

襄陽國際機場
 
江原道(襄陽郡) ,
襄陽國際機場位於江原道襄陽郡巽陽面東湖里,為嶺東地區唯一的國際機場。坐擁雪嶽山和東海,為韓國旅遊聖地代表嶺東圈的機場據點,也是江原道觀光的機場門戶。另外,襄陽國際機場亦是提供嶺東地區觀光資訊和觀光交通服務的重地,提供了相當多元豐富的旅遊資訊。機場周圍沒有高山,加上海洋上吹來強勁的海風,因此機場無濃霧圍繞,能見度極高。扮演停飛比率高達30%的束草機場和設施不全的江陵機場替代機場的角色。設有管制塔,依據1997年朝鮮半島電力開發機構(KEDO)所締結的南北韓通航條約,致力於促進和北韓咸鏡南道宣德機場間的南北韓通航。

鏡浦湖
 
江原道(江陵市)
鏡浦湖,顧名思義,像鏡子一樣清澈,也稱爲鏡浦或君子湖,位於江陵的東北方6公里之處。鏡浦湖是與大海相連的自然湖(沙石由於海潮和波浪的作用而堆積,堵塞海灣的入口,因而形成湖),也因系冬天候鳥棲息地而聞名。過去週邊周長達12公里,可謂是大湖,但現在由於土沙的湧入沈積,面積和深度都大大減小。鏡浦湖有先史時期(新石器時代末期)的文化遺跡,也流傳著花郎的故事,湖中的岩石島(鳥岩)上修建的亭子中挂著據說是宋時烈題寫的“鳥岩”牌匾。鏡浦湖還有四五個月亮升起的有趣傳聞。即天上一個,海中一個,湖裡一個,酒杯中一個,再加上心愛之人的眼瞳中一個。鏡浦湖自古因湖水清澈而成爲有名的釣魚場所,但隨著湖水逐漸被污染,鏡浦湖被指定爲自然保護區,釣魚已被禁止。

迎日臺海水浴場
 
慶尙北道(浦項市) ,
迎日臺海水浴場擁有韓國東海岸最大的沙灘,總長1,750m、寬40~70m、面積共達406,613.4m²(123,000坪)。此外,其與鄰近的松島海水浴場為浦項最具代表性的海水浴場,適合一家大小前來避暑遊玩。迎日臺海水浴場就位在浦項市區內,便於前往浦項市區或是附近的住宿設施。而因為這裡海產豐富,遊客還能在此品嚐到最新鮮的生魚片。

韓國道路公社樹木園
 
全羅北道(全州市) ,
結合自然與人類的韓國道路公社樹木園位於湖南高速公路順天起點170.38km支點、海拔20~30m,溫帶等壓線經過較溫暖之處。為韓國道路公社所營運的非營利樹木園,除高速公路過路者外,也免費開放給所有旅客。為修復1972年建設高速公路後遭到毀損的自然環境,以生產供給樹木與草地的苗圃出發,自1983年起開始收集植物,1992年正式對一般民眾開放,目前每年有超過20萬名的旅客來訪。 樹木園目前保有186科、3,210餘種的植物,並規劃濕地園、教材園、溪流園、木槿花園、野草園、竹林園、一般植物園、藥草園、南部樹種園、玻璃溫室玫瑰園、岩石園等12個主題園區,作為教育、學習、觀察用地。藥草園有韓國山野中野生的450餘種藥草棲息生長,被韓醫學系與藥學系學生們作為實習場地使用。全韓國唯一的雜草園在農田、旱地、果樹園、林野等地有260餘種雜草生長。南部樹種園展示從南部海岸地區或島嶼地區收集而來的植物,15m寬的北邊樹牆有助於阻擋冬季北風,幫助樹木渡過寒冬。此外,保有各種植物的樹種,並營運有兒童夏季植物學校、天然染色體驗等課程。  

慶州良洞村[UNESCO世界文化遺產]
 
慶尙北道(慶州市) ,
良洞村位於雪蒼山主峰相連的山脊與溪谷間,村內由多間傳統韓屋、草家屋及連綿一片的茂盛樹林所組成。此外在200年前名門世家榮耀先祖們的生活面貌仍流傳至今,古屋也保存約54戶左右,能一眼看盡朝鮮時代中期各種韓屋具有的傳統構造。行前需事先掌握村內地理位置、探訪路線及簡單了解文化財地理位置,方便旅遊也能順便了解韓國文化。2010年7月31日安東河回村與慶州良洞村合併為韓國歷史村一同列入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兩村暨石窟庵、佛國寺、海印寺藏經版殿、宗廟、昌德宮、水原華城、慶州歷史遺址區、支石墓遺址、濟州火山島嶼熔岩洞窟、朝鮮王陵之後,成為第10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韓國古蹟。良洞村有多個韓國重要文化財產:▶國寶1件-通鑑續編(283號),▶寶物4件-無笙堂(411號)、香壇(412號)、觀稼亭(442號)及孫昭影幀(1216號)▶重要民俗資料12件-書百堂(23號)、樂善堂(73號)、沙湖堂(74號)、賞春軒(75號)、謹庵古宅(76號)、杜谷古宅(77號)、守拙堂(78號)、二香亭(79號)、水雲亭(80號)、心水亭(81號)、安樂亭(82號)及講學堂(83號)▶慶尚北道指定文化財7件▶有形文化財-敵愾功臣論賞錄券(13號)、孫昭先生分財記(14號)▶紀念物-良洞香樹(8號)▶民俗資料-對聖軒(34號)▶文化財資料-孫宗老旌忠碑閣(261號)▶鄉土文化財-慶山書堂、杜谷影堂

扶餘陵山里古墳群 [UNESCO世界遺產]
 
忠清南道(扶餘郡) ,
在扶餘到處都可見百濟的古墳,其中百濟王陵園(陵山里古墳群)是百濟王陵中規模較大保存較良好的古墳之一。位於古墳群入口處的百濟古墓模型展示館展示著和實物大小一樣的古墓群,可讓觀光客一次盡收眼底,約花5分鐘進入展示館內即可看到南面有7個古墳,氣氛靜肅莊嚴。古墳的外型多是圓形封土墳,內部則是穴式石室墳。在陵山里古墳1號墳中難得發現了四神圖壁畫,從畫有高句麗的壁畫來分析可以看出當初已與高句麗有往來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