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金海博物館
 
慶尙南道(金海市) ,
 認識了解伽倻文化的好地方-國立金海博物館為了要集古代國家傳統之一的伽倻文化遺產之大成,位於金海市龜旨峰山麓上的國立金海博物館於1998年7月29日正式開館,主要是集中用來展示所有與伽倻相關的文化遺產,同時也有展示史前時代釜山及慶尚南道地區,在文化上為伽倻發展基礎的弁韓時期重要文化遺產。建築物整體外牆為黑色壁磚設計,以鐵礦石及碳的圖案來作為鐵的王國-伽倻的象徵性來展現。展覽1號室用來展示蔚山檢丹里村落遺蹟和昌原茶戶里第1號墳墓的模型,以及伽倻文化發展的基礎史前時代弁韓代表性的金官伽倻遺物等,另外展覽2號室則展示以各個區域別所形成之伽倻文化的獨創性和發展上的變化衍生出的各種遺蹟物。進入展覽室前的走道上有擺置一個代表象徵沉陷現在與過去的時光膠囊展示物,以及大約1300多種的遺蹟物展示品等。國立金海博物館創立的意義比起其他古代國家,伽倻時代流傳下來的歷史紀錄並不多,因此伽倻的實際面貌,可以透過發掘調查等考古學方法來尋找到古代人殘留下來的遺跡,也應該要竭盡所能將其修復完善。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國立金海博物館就此成為以考古學為中心特性的專門博物館。 

Momzit慶典劇場
 
江原道(春川市)
位於江原道春川市孝子洞的Momzit慶典劇場,建築分為地下1層樓至地上3層樓,整體面積規模為1,522.72平方公尺。擁有可容納150名觀眾的表演場、練習室、梳妝室等設施,這裡除了進行默劇表演之外,同時也是國樂、舞蹈、戲劇等多樣化領域小型公演的專用表演空間。以"一個人的姿態就能改變世界"為理念,Momzit慶典劇場提供給春川市所有希望展現身體、律動、形象等各方面表演藝術家及喜愛藝術的觀眾,能夠共同盡情表現或欣賞的文化空間。

大田站
 
大田廣域市(東區) ,
大田站為韓國的中心,也是KORAIL的中心。1905年1月1日京釜線開通同時,大田站作為一般站開始營運。位於大田市東南方舊市中心區域的大田站,為大田廣域市的鐵路交通中心,常作為前往首爾、光州、東大邱、釜山、蔚山、浦項等地的長途列車的主要中途停靠站,或區間列車的終點站。而經由火車站廣場的地下通道,可通往地鐵大田站。

順天樂安邑城
 
全羅南道(順天市) ,
曾屬於三韓時代的馬韓領土、百濟時的波知城、高麗時代樂安郡地基,而現今完整的保存了朝鮮時代的城郭與東軒、客舍、林慶業將軍碑、市集、茅屋等,是韓國第一個城與村一起被指定為史蹟的地方。朝鮮太祖6年(1397年)倭寇入侵時,出身於此地的襄惠公金贇吉在此起義並建造了土城防禦。300年後仁宗4年(1626年),忠愍公林慶業將軍上任為樂安郡守,重建了現在的樂安邑城。與其他地方的城郭不同,利用1~2m的長方形自然石,在寬廣的平原上建造出高4m、寬3~4m、總長1,410m的城郭,包含東西南等3個村莊的長方形生活區在內,共135,537m²(4萬1千坪)。城牆非常堅固,就算是過了400年也沒有任何殘缺,其雄偉無法用言語形容。此處也是居民生活的傳統村莊,不僅僅是民俗學術資料,也具有鮮明的歷史教育價值。以東門為首,過了西、南門後進入城內,馬上就有進入歷史劇拍攝場景的錯覺(《龍的眼淚》、《太祖王建》等歷史劇拍攝地)。既非龍仁、濟州民俗村等展示用村莊,也不是安東河回村的兩班村莊,這裡大多數保存著韓國庶民們曾經居住過的村莊樣貌,空氣中飄散著祖先們的味道與滿溢的親近感。這裡有著南部地方住宅樣式特有的檐郎與廚房、土房、屋頂、石階上的醬缸,街坊鄰居間的石牆既沒稜角也不高,牆壁與南瓜藤蔓非常協調,讓人聯想到捉迷藏與蹦蹦跳跳的兒時記憶。

首爾跳蚤市場傳統文化體驗館 (서울풍물시장 전통문화체험관)
 
首爾(東大門區) ,
「傳統文化體驗館」是來訪首爾跳蚤市場的韓國人、外國人,皆可輕易接觸與製作韓國傳統文化物品的空間。 對外國人來說,不但可以體驗韓國傳統文化,還可以對韓國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對韓國人來說,不但能接觸自身文化,還能成為一家大小製造共同回憶的歡樂時光。

芬皇寺
 
慶尙北道(慶州市) ,
與皇龍寺一樣有著堆砌石牆的芬皇寺是新羅第27代善德女王3年(634年)建立的,高僧元曉大師與慈藏法師曾經住過的寺廟。歷史悠久的芬皇寺原本保有很多歷史文物,但因蒙古入侵和壬辰倭亂(1592年)等戰亂全都遺失了。現在芬皇寺還保有的有模塼石塔、和諍國師碑趺(讚揚新羅的代表法師‘元曉’的碑石基座)、三龍變漁井(守護新羅的三條龍所居住的井)、幢竿支柱等。被指定為國寶第30號的模塼石塔(高9.3m)是以安山岩石磚堆砌而成,是新羅時代最早的石塔,雖然現在只剩下三層,但學者推論本來規模應該有7層或9層。芬皇寺入口的幢竿支柱是高3.6m的兩根石柱。寺前高掛旗幟的樹木、鐵條或石頭等稱為幢竿。這裡的幢竿基石被雕成烏龜的模樣,是其他幢竿支柱很少見的,除此之外從芬皇寺後牆北側30多公尺處水井出土的佛像現都移至國立慶州博物館的庭院裡陳列。

東鶴寺
 
忠清南道(公州市) ,
位於公州市反浦面鶴峰里的東鶴寺,距離公州市區約25公里、大田市區約8公里。東鶴寺創建於724年,935年新羅(B.C.57~A.D.935)滅亡後,為了紀念新羅的開國始祖朴赫居士,於937年擴建並更名為東鶴寺。東鶴寺在1950年韓戰時被燒毀,一直到1960年後,才又被重建修復。東鶴寺是韓國歷史最悠久,也是最早的比丘尼寺院,目前還增設了比丘尼大學,現有150多位的比丘尼,在此修行並學習佛法。

黃梅山
 
慶尙南道(山淸郡) ,
* 無學大師修道之處-黃梅山 * 太白山脈的最後一個險峰黃梅山,是過去高麗時代護國禪師無學大師曾經修道的地方。從慶尚南道山清郡車黃面法坪里山1號的黃梅峰,往東南向延伸出的奇岩絕壁有小金鋼山之稱的絕美景色。登上山頂,週邊的風景就像盛開的梅花花瓣一樣,彷彿獨自站在梅花裡,因此被稱為黃梅山。黃梅山的黃意指富,梅則是貴,整體象徵的豐饒富庶。傳說無論是誰只要心懷至誠在此祈禱的話,就一定會實現一個願望,從古至今為此前來的人從不間斷。特別是五月時,數十萬坪的高原上開滿鮮紅艷麗的山躑躅,看過的人無不讚嘆連連。往山頂方向延伸出奇形怪狀的岩壁,欣賞的同時就像是走入奇石展般。黃梅峰中心開始有蝙蝠谷、獐子岩、國師峰、孝廉峰、將軍石、燭臺石、神仙岩、搖晃石、烏龜石、網巾岩等,觀賞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奧妙,令人不禁心生讚嘆。數十萬坪的高原中舖滿了如地毯般的山躑躅與芒草,五位男女悽美愛情電影"聖劍傳奇"就是在此拍攝,彷彿能感受到另一種奇幻世界。還可在此遠眺智異山的天王峰與熊石峰等,美景盡收眼底。* 黃梅山推薦登山路線 *一般登山都是選擇從新村村開始,不過也有許多人喜歡上法村出發至新村村的路線,因為這條路線可以近距離欣賞山上的奇岩怪石,深受想避開人潮、獨自登山的遊客喜愛。登山路起頭雖然平坦,但是愈往上愈陡。石頭一個個突出登山道邊,邊欣賞奇景邊往山上約兩小時後即可抵達山頂。與山底下仰望不同,除了紫芒外還可見筆直山峰群聳立。沿著牧場的圍籬再走幾步就可抵達岩峰形成的山頂,人們都說岩峰像是盛開的梅花,因而稱之為黃梅山,旁邊低矮的標示石上也刻著"黃梅峰"等字。從山頂可俯瞰陜川湖畔、智異山、德裕山與伽倻山,陜川湖更是近到連湖面上的水波都看得一清二楚。在此觀看湖畔各處的釣客、湖邊悠閒兜風的車輛,智異山、德裕山和伽倻山更好似形成一個圓,令人看了心礦神怡。獨自聳立的黃梅山,同時也兼具了巍峨山峰的條件,因此吸引許多導演在此取景,包含有韓劇"風之國"、"太王四神記"、"朱蒙"、電影"聖劍傳奇"、"天軍"等。* 四季不同風情的黃梅山 *春 : 在數十萬坪的高原上盛開的山躑躅群落與風車、洋槐香與單瓣李葉繡線菊的雪白花瓣,透露著高雅迷人的姿態。夏 : 沁涼的的風掠過松樹迎面而來,高山地區特有的自然風光充分撫慰著疲累的現代人。秋 : 順著山勢搖曳的芒草、各色楓葉及菩提樹果實,充分感受到秋收的喜悅。冬 : 奇岩山坡上遍佈雪花,與寒風中的陽光裝飾著黃梅山四季的最後一景。

龍興宮
 
仁川(江華郡)
龍興宮原為朝鮮第25代大王哲宗(1849∼1863年在位)在正式登碁前曾居住過的房子,甫登碁之際,江華留守鄭基世就在其上建造了新的建築,並將其命名為龍興宮。龍興宮的側面為八字形模樣的八字屋頂房,採用可兼具支撐屋頂和裝飾用途的栱包來作為支柱重心,因此為柱心包型的建築樣式。龍興宮與昌德宮演慶堂、樂善齋皆依據住宅式建築類型建造而成,有著簡樸純實感,龍興宮內部還有標示著過去哲宗生活所在屋子的碑石和碑閣等。

木浦自然史博物館
 
全羅南道(木浦市) ,
木浦自然史博物館位於西南海岸圈最大的觀光勝地龍海洞笠岩近鄰公園內,樓地板面積6,610㎡,為地下1層、地上2層的建築,全館由自然史館、文藝歷史館、捐贈品展示室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