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邱頭流公園
 
大邱廣域市(達西區) ,
大邱頭流公園位於頭流山和金鳳山的中心處,1977年開闢為公園,有韓國境內規模屬一屬二的展望塔大邱塔(83塔),並同時兼具文化、休閒、運動等設施功能的公園,吸引市民及遊客前往。公園內還有E WORLD和文化藝術會館。公園內有133種15萬株的植物和季節性花朵營造出的行道樹路,以及聖堂池五色噴泉,是夏季備受大家喜愛的休憩處。主要設施有足球場、棒球場、多功能運動場、網球場、游泳池、網球場、溜冰場、柔道館等多種運動設施和頭流圖書館、銅像、2.28紀念塔、戶外音樂堂、聖堂池五色噴泉、大成寺、金龍寺、壁泉瀑布等。

大邱桂山洞聖堂
 
大邱廣域市(中區) ,
* 美麗的羅馬式聖堂─ 大邱桂山洞聖堂 *大邱桂山洞聖堂於1886年大邱地區進行傳教活動的羅伯(Robert,A.P. 1853∼1922)神父,在現今腹地上買入並建立的。1899年以韓式木造的十字架型聖堂,在1年後遭祝融而全部付之一炬。這之後羅伯神父重新著手聖堂蓋建工程,費盡心思尋找韓國境內少有的鐵製材料,以及從香港、法國引進其他材料使用。再建工程歷時3年,於1902年完工。聖堂為大邱地區唯一留下的1900年代初期建築物。聖堂的平面以拉丁十字架 (Latin cross),中心的中殿(nave)和兩邊的十字型翼部(transept)構成。這種平面構造使得不管是建築外部或是內部空間,都可以很清楚的看見。建築整體是屬於厚重的羅馬式建築,另外加入尖塔和彩色玻璃等的哥德式建築要素點綴。* 大邱桂山洞聖堂的天主教意義 *大邱桂山洞聖堂在韓國嶺南地區讓天主教在此地落地生根,扮演中樞的角色。然而於1911年從朝鮮敎區分離,成為大邱大教區主教座本堂,初期由羅伯任命為主任神父。聖堂腹地內有紀念設計者的銅像和主教冠。聖堂建築東南方600餘公尺處有觀德亭,殉教紀念館有殉教者的30餘件遺物等和65件的遺物展示。

現代畫廊
 
首爾(鍾路區) ,
位於鐘路區仁寺洞的現代畫廊於1970年4月開館,到目前為止已有近40年的歷史。初期便以“現代畫廊”命名,館內陳列著現代美術界元老、泰鬥級人物的傑作,如樸壽根、李仲燮、金煥基、張旭鎮、前鏡子、李大源、劉永國、李禹煥、白南埈、沈文燮等代表人物的作品。現代畫廊分為2層,新館和本館,並且現代畫廊的江南館也在運營之中。位於現代畫廊新館後方的鬥佳軒畫廊,與充滿傳統色彩的韓屋紅酒西餐廳“鬥佳軒”構成了一個美術藝術與紅酒文化交相呼應的奇特空間,別有一番風趣。現代畫廊的江南館,打破了傳統形式上的束縛,在廣闊的空間裡,向愛好美術藝術的人們介紹更多元化的作家作品,通過這些作品,可以及時地傳遞國內和海外美術界的潮流趨勢。同時,現代畫廊的新館和江南館所運營的“窗口畫廊”,也在積極地為國內及海外年輕作家的介紹宣傳而努力著。

漢陽都城博物館
 
首爾(鍾路區) ,
首爾漢陽都城是為標示朝鮮都城漢城府界限,並防止外部侵略而建造。全長達18.627km的漢陽都城是世界現存首都都城當中,履行都城機能最久的。位於駱山區段巡城路起點的漢陽都城博物館是擁有常設展示室、企畫展示室、都城資訊中心與學習室的文化空間,介紹了漢陽都城的歷史與都城作為文化遺產的未來價值。

朴麗淑畫廊
 
首爾(江南區)
1983年開館的朴麗淑畫廊,於1988年移到了可以說是美術不毛之地的清潭洞,之後主導著清潭洞成為了江南的代表畫廊街。 畫廊裡的收藏以現代美術為主,一面發掘韓國年輕作家並給予支援,一方面也將海外現代美術家的作品引進至韓國,促進韓國現代美術的發展。 另外也透過參加芝加哥、科倫、巴塞爾藝術展等海外主要藝術展,將韓國現代美術的優秀讓全世界知道。 朴麗淑畫廊希望在現代社會裡能讓大眾透過美術作品來發掘自己,開發自己的創造力。

牛沼河口
 
濟州道(西歸浦市)
位於濟州島西歸浦市下孝洞的牛沼河口,原本因為貌似牛躺著的模樣,而被稱之為牛屯,流經孝敦川的淡水和海水相遇後,形成幽深的水坑,故取名為牛沼河口。牛沼河口為熔岩往下流動的過程中,冷卻變硬形成溪谷般的山溝,如同其名成為有趣獨特的地形。牛沼河口為西歸浦的秘境之一,奇岩怪石與茂盛的松樹林形成絕佳的美景。另外這裡還可乘坐小型又扁平的濟州傳統浮筏,一邊拉著繩索穿梭於透明清澈的水面上,欣賞各造型有趣的岩石,並遊覽整個牛沼河口的美景。牛沼河口所在的下孝洞位於漢孥山南邊,同時也是濟州島蜜橘的主要生產地,村落各角落皆瀰漫著橘子的香氣。附近有柱狀節理帶、中文海水浴場、天地淵瀑布等多個著名旅遊景點,可一併前往參觀遊覽。

樂善齋(낙선재)
 
首爾(鍾路區)
樂善齋為正面6間、側面2間、單層八字瓦屋頂的翼拱樓。原本屬於昌慶宮,直到近代才由昌德宮所管理。此建築建於憲宗12年(1846),樂善齋是過去稱為錫福軒與壽康齋等三間建築的統稱。

柑橘博物館
 
濟州道(西歸浦市) ,
位於西歸浦市月羅峰山腳下的柑橘博物館為以濟州特產柑橘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展示著柑橘的歷史與文化、產業與勞動現場等各種主題內容,透過柑橘可一窺濟州人的生活風貌。在主題展覽室中可以各種方式與影像觀覽柑橘的歷史與種類、栽培方法、柑橘的起源、世界柑橘的風貌等,還能看到各種農器具與傳統民俗遺物。另外還設有3D影像室,以截然不同的方法展現柑橘的全方位風貌。

貞洞觀景臺
 
首爾(中區)
貞洞觀景臺位於首爾市廳西小門政府大樓13樓,觀景臺內設有咖啡廳,咖啡廳的牆上展示著貞洞舊時面貌的照片,讓遊客能回顧此地今昔。在貞洞觀景臺,可邊享用飲品,邊將德壽宮一帶的風景盡收眼底。

釜山市民會館
 
釜山廣域市(東區) ,
於1973年10月10日開館的釜山市民會館,是韓國現存公共文藝會館中歷史最悠久的會館。 內部由設有1,606席的大劇場、407席的小劇場,以及位於1、2樓的Hanseul畫廊、Hanseul藝術商店和咖啡廳等所構成,為能享受各式各樣的文化藝術,釜山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會館。   * 開館日 : 197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