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站
 
全羅南道(順天市) ,
被稱為三山二水小江南的順天,據說因後百濟時代此邑城的貴族朴英規與金忠兩位將軍,順著天時歸降高麗而得名。順天站於1930年10月25日開始營運,為迎接2012年麗水世界博覽會與2013年順天灣國際園藝博覽會,於2009年12月22日遷移至如今的新站址,並作為東部陸軍的交通要衝之用。

慶州高爾夫俱樂部
 
慶尙北道(慶州市) ,
慶州高爾夫俱樂部是韓國首屈一指的高爾夫球場,位在千年古都-慶州的普門觀光園內,可遠眺普門湖及普門觀光園的全景,是一處風景十分優美的高爾夫球場。裏具有夜間打球的全程照明設施,在清晨和夜間也可盡情享受高爾夫帶來的樂趣。喜愛高爾夫的遊客一定不能錯過。

淨岩寺
 
忠清南道(洪城郡) ,
隨季節改變景色的烏棲山的,其境內的淨岩寺也跟著轉變氣氛。 烏棲山每到秋天,盛開的蘆葦田將整遍山染成白色。烏棲山原本就生長有許多的蘆葦,山腰處更是幾乎都佈滿蘆葦。許多攝影家特別喜歡來此捕捉蘆葦隨風搖曳的景象。 烏棲山山腰處的淨岩寺是典型的鄉下寺廟,雖然規模並不大,但有心教化世人的住持法師還是將寺打點的有模有樣。被俗世所煩惱的人可以來此尋求慰藉與開示。 * 歷史 寺內沒有任何關於淨岩寺的創建與沿革的文獻資料流傳下來,根據寺內流傳下來的說法是於527年(百濟聖王5年)所創建,但是否屬實無從得證。只有『輿地圖書』「結城縣」收錄的短篇紀錄如下‘淨岩寺位在烏棲山。’以及‘烏棲山於洪山到白月山一線,作為洪州、結城、保寧3邑的邊界。’ ,只能確定18世紀中葉時已經有淨岩寺。另外18世紀後半編撰的『伽藍考』裡也有‘結城縣的東方28里處有座淨岩寺。’的紀錄,但這是不是指烏棲山的淨岩寺也無法確定。

全義鄉校
 
忠清南道() ,
全義鄉校的建立時間推測為1413年(太宗13年)創建,而根據1649年(仁祖27)打愚李翔所編寫的《全義鄉校明倫堂序》,可推定鄉校最開始的時候位在縣的東面,直到朝鮮後期財搬遷。被推測為當時鄉校所在的東校里校洞區域,10多年前仍有許多全義鄉校的瓦片出土。全義鄉校是只有明倫堂和大成殿以及三門的配置精簡的建築群。從外面進入外三門後,即可看見明倫堂,其周圍則有圍牆圍繞。而在明倫堂的後方則是一道較高的圍牆,接著便是大成殿。在明倫堂西側的牆外,則有守直舍。

國立白雲山自然休養林
 
江原道(原州市) ,
* 活生生的大自然─白雲山自然休養林 * 白雲山位於江原道原州市板富面與忠清北道堤川市白雲面交界,白雲山自然休養林則位於白雲山海拔高度1,087m處。白雲山自然休養林距離交通相當四通八達的要衝之地─原州市區,只有15分鐘。其距離與中央-嶺東高速公路連接的南原州交流道,也僅約10分鐘。與原州-清州間的19號國道也有連接,交通非常便利。 此外,從白雲山頂往北連綿而下的溪谷,則是稱做龍沼谷。 在此不僅有擁有龍的傳說的大龍沼與小龍沼,還有一整片蒼鬱茂盛的樹林,再加上清澈的溪水以及奇岩怪石,形成一個耐人尋味的祕境。龍沼谷的河流流域面積大,且水量充沛,是一年四季都很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前往度假的好地方。 * 白雲山自然休養林多種類的樹木及花草* 在白雲山自然休養林內, 有著多樣性的樹種分佈。人造林與天然闊葉林相互融合地恰到好處,從遠處看來的景象十分美麗。跟著行進路線前進至休養林區的1.7km處,可以到錦帶花與山櫻花的分佈區域,到了盛開時期,將會形成蔓延整片的花海的美景。在休養林區內,可以輕易地發現麝鹿、山豬、貍貓等野生動物,也能看到各種闊葉木、荷包牡丹、 耬斗菜、 毛茛花等各式各樣野生花種與植物。

竹蟹元祖村
 
慶尙北道(盈德郡) ,
可以看到竹島山的漁村部落,由於這裡前海所捕的螃蟹腳樣子長得像是竹子,所以叫做竹蟹。村子是依來歷而命名為盈德竹蟹元祖村,並且建立了紀念標識。景汀里名稱的由來是因為這裡有著長長的沙灘海岸,因此稱這裡叫Baet-bul或者景汀。景汀2里車踰洞村是11世紀中期(1060年左右),寧海府使來巡視村落的途中乘馬翻過山嶺,看到這村子的形式很像是牛馬車的馱鞍,因此命名為車踰,但至於村子何時何人所生成的就沒有人知道了。 朝鮮時代是屬於寧海府南面地區,但甲午改革後,1895年(高宗32年)5月26日勅令第98號地方管制改訂時,寧海府改為寧海郡,此時景汀里編屬於寧海郡,1914年3月1日日據時期府令第111號將行政區域合併,合併了梅洞·車踰洞的一部份地區,稱為景汀洞,並且編入盈德郡丑山面,其後1988年5月1日郡條例第972號將洞改稱里,景汀洞就改稱為景汀里,並沿用至今,現在行政區域上分為景汀1、2、3里。 Ma-jjok:Baet-bul南方的村落 車踰洞:Dal-bu嶺另一頭的村落 烏梅:Baet-bul南方的村落

青太山自然休養林
 
江原道(橫城郡) ,
以海拔1,200m的青太山為主峰,以人工林與天然林相調和的茂密山林為背景的國有林經營示範園地,山林內有各種野生動植物棲息,給予人如臨自然博物館的氣氛。位於嶺東高速公路新葛支點往江陵方向的128km處,夏季有許多欲前往東海岸的避暑旅客短暫在此停留休憩,這裡還有為青少年的身心修練所設置的山林教室,位於茂密森林內的山林浴場,讓來過的旅客流連忘返,是個令人想再度造訪的地方。以海拔1,200m的青太山為主峰,以人工林與天然林相調和的茂密山林為背景的國有林經營示範園地,山林內有各種野生動植物棲息,給予人如臨自然博物館的氣氛。位於嶺東高速公路新葛支點往江陵方向的128km處,夏季有許多欲前往東海岸的避暑旅客短暫在此停留休憩,這裡還有為青少年的身心修練所設置的山林教室,位於茂密森林內的山林浴場,讓來過的旅客流連忘返,是個令人想再度造訪的地方。*休養林面積-403公頃

新明亭子海岸
 
蔚山廣域市(北區) ,
在韓國,除了江凌、東海、三涉的所在地江原道可以看海以外,蔚山從朱田至甘浦一帶的海岸線也深受遊客的喜愛。沿海的國道在山路中彎延,因此也是駕車兜風的路線。

月井里站
 
江原道(鐵原郡) ,
月井里站是非武裝地帶以南最靠近分界線的火車站,月臺上立有「鐵馬思奔」的牌子,一旁可見到廢棄的火車。韓戰時火車站所在的鐵三角地帶是最激烈的戰場,北韓軍隊撤退時帶走了火車頭,現只有尾部車廂和殘骸淒涼地留著,默默地陳述韓民族分裂的悲劇。目前月井里站(鐵三角地帶)作爲鐵原郡的安保旅遊景點,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造訪。

東國寺
 
全羅北道(群山市) ,
建於日帝強佔期的寺廟,東國寺 東國寺是1909年依日本僧侶善應佛觀師父所建,日帝強佔期36年在日人僧侶們的管理下營運,直到1945年8月15日解放後回到大韓民國的懷抱,是帶有歷史教訓的寺廟。經歷日帝殖民與大韓帝國直到現在,是韓國現存唯一的日本式寺廟,連接大雄殿與寮舍齋的室內走廊是其特徵。與韓國有著華麗丹青的屋簷完全不同,毫無裝飾的屋簷與大雄殿外墻上許多的窗戶都顯露出日式色彩。作為曹溪宗第24教區的高敞禪雲寺的分寺,東國寺的大雄殿於2003年7月被指定為國家指定登錄文化財第64號。 東國寺原本的名字是錦江禪寺,錦江禪寺是1909年日本僧侶內田佛觀在群山建立佈道所後所創建的曹洞宗寺廟。日本佛教是1877年釜山開港後透過日本政府的邀請而傳入,最初是由淨土真宗大谷派開始傳揚佛教,1904年在群山建立佈道所後,日蓮宗在其後跟著傳入。事實上日本佛教傳入韓國的理由並非單純的佛教佈道而已,只是更明顯的反映出日本政府想將韓國同化的意圖,之後朝鮮總督府為了發揚日本佛教而在1911年6月3日發布了寺剎令。 以此為契機,日本佛教在韓國全國廣設別院、出場所、佈道所等。在錦江禪寺創建之前,群山有本願寺、群山寺、安國寺。創建錦江寺的的內田佛觀在1909年當時,以77歲的高齡在群山地區佈道傳教,並在群山一條通借了房子作為佈道所,1913年7月時移到現在的位置新建了現在的東國寺。 東國寺的意義 東國寺是日帝強佔期建造的寺廟,日帝強佔期所建的日式寺廟現在所剩無幾,這是唯一留存下來的地方。東國寺大雄殿於2003年指定為登錄文化財第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