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溪谷
 
京畿道(加平郡)
坐落於加平郡北面的明智山為京畿道的第二高山,而位於其東邊的溪谷即是明智溪谷。在明智溪谷中的明智瀑布高度雖只有10公尺左右,但因水量豐沛,故在岩石間形成了強而有力的水流,水流從高處落下的景象謂為壯觀。而瀑布底下亦有澗綠的水沼,水沼與瀑布一同看起來,就形成像是從陶甕裡倒出水一般的奇趣景象沿著明智瀑布的登山路可連結至明智溪谷,明智溪谷在加平郡中的無數溪谷中,是具有數一數二的迷人風情的美麗溪谷。

布川溪谷
 
慶尙北道(星州郡) ,
布川溪谷是位於慶尚北道星州郡伽泉面,綿延7公里長的溪谷。 此地不僅是以前星州的儒生們修養身心與學問的去處,溪谷的上流更是朝鮮後期的文臣及當代最有聲望的儒生──凝窩李源祚老師,渡過晚年的晩歸亭的所在地。這也讓布川溪谷更添一分雅致。 布川溪谷也因為在茂密的森林以及岩石間流淌的清涼溪水以及秀麗風景而聞名。

議政府站
 
京畿道(議政府市) ,
議政府站為京元線的火車站,位於佳陵站與回龍站之間,亦為通往高陽市陵谷站的郊外線之終點站(郊外線已於2004年停駛)。隨著鐵路電氣化,首都圈地鐵1號線通車至逍遙山,如今議政府站僅作為地鐵站使用。

光州湖 湖水生態園광주호 호수생태원
 
光州廣域市(北區) ,
* 城市中的生態學習場,光州湖水生態園 * 光州湖是由自然觀察園,生態學習場,草坪休憩廣場,水邊濕地等各主題團地組成的生態公園。離光州市區約30分鐘路程,方便市民前來,自2006年3月開始營業之後,主要作為兒童的自然生態學習場及市民的休息空間所使用。   * 光州湖水生態園帶給您的自然 * 整體感覺清爽安靜,如果不是很冷的季節,幾乎都可以看到鮮花以及動植物的生態資料。鮮花主題園內種植有金達萊,迎春花,玫瑰,踯躅,繡球花等形形色色的野生花共17萬株。另外浮葉植物園,岩石園以及野茉莉樹,木瓜樹,楓樹等3,000余株樹木也是一道美景。在這裡還可以直接觀察到鳥科動物的孵化以及成長過程。  

蝟島海水浴場
 
全羅北道(扶安郡) ,
蝟島海水浴場於1969年開放,為歷史悠久的海水浴場。周圍群山環繞,沙灘長1km,水淺且潔淨,是全家人避暑的熱門勝地。猶如在籃子內一般呈凹陷狀、長1km的細沙灘、如白玉般透明清澈的海水,以及不深的水深,使此處成為蝟島上備受歡迎且最具代表性的海水浴場。尤其是坐在視野良好的沙灘上,還能欣賞到旺嶝島如畫一般開展的美麗遠景。此外,相對而言較淺的水深,也使此處成為適合戲水、享受海水浴、足球、足壘、沙灘排球等各種球類運動的好去處。

甲寺(갑사)
 
忠清南道(公州市) ,
* 天地人間首屈一指的寺廟-甲寺 * 甲寺是位於老松與櫸樹森林茂密的雞龍山西北方山腳的寺廟,距離公州市19km處,距離東鶴寺徒步約3小時左右。就像春麻谷、秋甲寺這樣暗示的話一般,甲寺的秋天楓紅是無比美麗的。三國時代初期,百濟久爾辛王元年(420年),從高句麗前來的阿道和尚創建了這座寺廟。歷史上的甲寺又被稱為雞龍甲寺、甲寺、甲士寺、雞龍寺等,曾為統一新羅時代華嚴宗十大寺廟之一的名寺。 甲寺取自於‘天地人間首屈一指’的甲等之意,其名稱如此流傳下來。正如其名,有如頭一個寺廟般,朝鮮世宗6年(1423)的寺廟改組合併中被屏除在外,算是很早定下名字的寺廟。世祖時,因王室的庇護拿到了‘月印釋譜’的木刻匾額。1597年壬辰倭亂燒毀,宣祖37年(1604)開始重建大雄殿與振海堂,直到今日。寺廟周圍有龍門瀑布、水晶峰、天真寶塔、君子臺等秀麗名勝,特別是南邊溪谷中的9曲特為絕景。 * 大雄殿 道指定有形文化財第108號。此建築為甲寺的本殿,於丁酉再亂時燒毀,宣祖37年(1604)重建、高宗12年(1875)補修後才成為現今的樣貌。原本的位置在現今大寂殿的附近,重建時移至現在的位置建造。 * 甲寺講堂 道指定文化財第95號。為僧侶們講解佛經之處,建築物上懸掛著鷄龍甲寺的匾額,整體架構為沒有繁複技巧的雄偉感朝鮮建築形式。 * 甲寺功牛塔 這座塔位於過了流經大雄殿到大寂殿間小溪後的溪谷邊山麓上,傳說是從原本甲寺的附屬庵子移到現在的位置。塔由3層的塔身與基壇部所構成,塔身第1層刻著建立塔的內容,2、3層則是塔名,皆以陰刻方式雕刻。塔建立的過程從塔身上刻著的銘文判斷,是為了讚揚重建時期的功績而建。銘文內容如下:‘臥塔起立,人道偶合﹔三兮乙乙,厥功居田(重新扶起倒下的塔,是人道偶然的配合﹔三次的努力再努力,其功之最)’。 * 甲寺浮屠 此浮屠(供奉僧侶舍利或遺骨的墓塔)為寶物第257號,原來位於甲寺後山,而後移到現今位置。不僅是新羅時代的代表樣式,雕刻技巧更是卓越,為研究新羅末期與高麗初期浮屠樣式的重要資料。 * 甲寺銅鐘 為寶物第478號,此鐘位於過了甲寺解脫門後右手邊的新建四角屋頂鐘閣內。鐘體上有銘文,建造於朝鮮宣祖17年(1584),可從此得知甲寺的寺名在當時叫做甲士寺。鐘高127cm、口半徑為91.5cm,日制時期因獻納的名目充公上繳,解放後才歸還,是與整個韓國民族一同受難的梵鐘。於1584年(朝鮮宣祖17年)建造的鐘,大致上維持著從新羅以來的傳統梵鐘樣式,也同時有著不用甬筒就敲打發出聲音等朝鮮時代的特徵。龍鈕(綁著鐘的弔環)上刻著寫實的龍紋、肩部有9個輪廓(突起的裝飾),以及蓮花形式的撞座(敲響鐘的部分)等皆是新羅以來韓國梵鐘的傳統要素。撞座間雕刻著地藏菩薩,鐘體上有標示著製造時期的銘文,除了是能夠解韓國鐘變遷的重要資料外,上頭標示著的'甲士寺'也能看出當時與現在不同的寺名。 * 甲寺鐵幢竿及支柱 寶物第256號的甲寺鐵幢竿與支柱是是架設寺廟的鐵竿與柱子。幢竿是廟前豎立的旗竿,標示著佛祖或菩薩的威信與功德,是為了懸掛趕走邪惡東西旗幟-幢的旗竿,而幢竿支柱則是為了在左右支撐著幢竿的支撐柱子。甲寺鐵幢竿是由半徑50cm的鐵桶24個連貫而成,高約15m。但1893年時,其中4個鐵桶斷裂,因此變得比原本還矮。此鐵幢竿與支柱的建造時期,可從甲寺是新羅義湘大師所創的華嚴宗第10代寺廟之一,與基壇側面刻著的眼象雕刻來推測是新羅時代的物品。完整無缺保存下來的甲寺鐵幢竿支柱,是研究幢竿型態的珍貴資料。   [文化財資訊] 甲寺鐵幢竿及支柱(寶物256號) 甲寺浮屠(寶物257號) 甲寺三身佛掛佛幀(國寶298號) 甲寺銅鐘(寶物478號) 宣祖2年刊月印釋譜板本(寶物582號) 甲寺石造藥師如來立像(忠南有形文化財50號) 甲寺石造菩薩立像(忠南有形文化財51號) 甲寺史蹟碑(忠南有形文化財52號) 甲寺講堂(忠南有形文化財95號) 甲寺大雄殿(忠南有形文化財105號) 甲寺大寂殿(忠南有形文化財106號) 甲寺表忠院(地方文化財52號) 甲寺三聖閣(地方文化財53號) 甲寺八相殿(地方文化財53號) 甲寺天真寶塔(地方文化財68號)

旌善阿里郎傳授館
 
江原道(旌善郡) ,
高麗末期侍奉高麗王朝的7位儒臣,隱居於旌善。某天創作了一首思念國王與故鄉的律詩,地方的儒生聽到後,將詩講解給聽不懂的人並流傳出來,繼而成為地方上充滿感情的口傳歌謠。旌善阿里郎是江原道無形文化財第1號,為了保存、培養並繼承發展鄉土固有文化,於2001年10月7日建立了旌善阿里郎傳授館。

國立白雲山自然休養林
 
江原道(原州市) ,
* 活生生的大自然─白雲山自然休養林 * 白雲山位於江原道原州市板富面與忠清北道堤川市白雲面交界,白雲山自然休養林則位於白雲山海拔高度1,087m處。白雲山自然休養林距離交通相當四通八達的要衝之地─原州市區,只有15分鐘。其距離與中央-嶺東高速公路連接的南原州交流道,也僅約10分鐘。與原州-清州間的19號國道也有連接,交通非常便利。 此外,從白雲山頂往北連綿而下的溪谷,則是稱做龍沼谷。 在此不僅有擁有龍的傳說的大龍沼與小龍沼,還有一整片蒼鬱茂盛的樹林,再加上清澈的溪水以及奇岩怪石,形成一個耐人尋味的祕境。龍沼谷的河流流域面積大,且水量充沛,是一年四季都很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前往度假的好地方。 * 白雲山自然休養林多種類的樹木及花草* 在白雲山自然休養林內, 有著多樣性的樹種分佈。人造林與天然闊葉林相互融合地恰到好處,從遠處看來的景象十分美麗。跟著行進路線前進至休養林區的1.7km處,可以到錦帶花與山櫻花的分佈區域,到了盛開時期,將會形成蔓延整片的花海的美景。在休養林區內,可以輕易地發現麝鹿、山豬、貍貓等野生動物,也能看到各種闊葉木、荷包牡丹、 耬斗菜、 毛茛花等各式各樣野生花種與植物。

和順西酉里恐龍足跡化石產地
 
全羅南道(和順郡) ,
和順西酉里恐龍足跡化石產地是於1999年5月15日在考察和順溫泉區時所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主要在海南、寶城等海岸地區,這是首次在全羅南道的內陸被發現。和順西酉里恐龍足跡化石產地多為中生代白堊紀(1億年前)的肉食性恐龍(獸腳亞目),不僅觀察到有5隻以上恐龍的活動痕跡,還有肉食性恐龍在一定距離走過的長足跡,集中分布於於單一地區內。還有一隻恐龍的規則的步行了40公尺,此為世界最大規模。這裡恐龍最活躍的時代推定為中生代白堊紀的後半期(約1億年前),恐龍的種類依足跡大小20~22公分、步寬90公分來看,應該是長高4~5公尺的異特龍。 此外還有12個草食性恐龍的足跡,確定為硅化木(木化石)、植物化石及其他種類的遺物化石。它提供了可作為當時河岸植被研究的重要資料,預計對於研究草食性恐龍的食物鏈也有極大幫助。也能看出波痕(因水留下的紋路)以及裂痕(龜殼等構造痕跡,因高溫對粘土質所造成的龜裂再被沙覆蓋而成)的沉積紋理。這裡的化石中的足跡與裂痕都可分為三層,可猜測形象的時間相當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