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來村
 
() ,
行經首爾盤浦大橋南端的砂坪大路,走過PALACE飯店旁往瑞來路前進,一棟棟高級公寓映入眼廉。這裡正是坐落於盤浦4洞與方背洞部分區域的瑞來村。因村前的小溪蜿蜒流過,村名「Seorae(瑞來)」即由「Seoriseori」的潺潺水聲而來。另一種說法是村落為「西側有溪水的村」,且後方有著陡峭的青龍山,而被居民們稱為「西涯村」,之後因音韻變化才被稱為「瑞來」。 瑞來村之所以成為法國人的聚居地,最早可回溯至1985年駐韓法國學校(Ecole Francaise de Seoul)遷校至此地之時。以2008年為基準,居住在韓國的1,000多名法國人中,就有過半數在此居住。而瑞來村也自然而然由法國人聚居地漸漸發展為國際村,吸引許多來自其他國家的外國人到此居住。加上地理位置接近商務中心江南,附近有良才川、漢江公園、牛眠山等舒適的自然環境,使這裡受到一般韓國人與外國人的喜愛。 步入瑞來路,在路的尾端可以看到首爾法國學校,路邊的法語路標「Attention ecole」(學校前小心行駛)相當引人注目。這裡的巴黎貝甜瑞來店也頗有特色。每逢早上,總有許多騎著自行車的人為了購買剛出爐的法國麵包在此大排長龍。這裡採用法國進口的材料,完美重現傳統法國麵包的美味,是連法國人也相當喜愛的麵包店。瑞來村內聚集了眾多商店與餐廳,每間都既簡單又可愛,彷彿將歐洲的小餐館原封不動移到此地。 最近幾年,瑞來村的樣貌產生快速的轉變,每條小巷裡的法式紅酒吧與高級咖啡廳、能同時享受陽光與美食的露臺咖啡廳或餐廳逐漸增加,朝成為首爾最新潮的熱門地點迅速發展。之後瑞來村也將變身為小法國文化街,街道處處有著對法國知名畫家及其作品的介紹,還有分別介紹法國電影、音樂、美術、詩歌的4個主題小廣場,持續致力於發揮其文化影響力。

龍華寺
 
慶尙北道(尙州市) ,
 能見到各種文化財的寺廟-龍華寺(尚州)龍華寺是位於咸昌邑曾村里的寺廟,有關是誰在何時建造了龍華寺,至今尚無法得知正確資訊。如果根據傳說,此處為新羅文武王時期,義湘祖師初次創建詳安寺的遺跡地。朝鮮後期編輯的『咸昌邑誌』紀錄著此寺, ‘司倉後方賢塔洞有著為新羅古剎的大寺廟,內有石造彌勒像兩座’。 內容所說的兩個石造彌勒像正是供奉在藥師殿內的佛像、石造如來坐像,亦或是另外的石佛立像,都是被指定為寶物的佛像。除此之外,雖然沒有傳下來的紀錄,但寺內有石塔、石燈、柱礎石等好幾種歷史悠久的石材,可以知道這裡是有著久遠歷史的寺廟。位於龍華寺的各種文物龍華寺法堂內供奉著石佛立像寶物第118號與石佛坐像第120號各一具,寺內還有石塔及石塔材、光背片、長臺石等眾多原本散落於附近村莊的石造建築部材,現在都已經聚集在寺內。石塔在法堂重建時移至東側偏房,而法堂內的兩尊石佛原本位在北邊台地。現在的寶物第118號石佛立像原本有刻著好幾個立像的石板,石板上一定有光背,但表面因磨損嚴重,雕刻的火焰紋已看不清楚﹔整體磨損嚴重,細膩的雕刻部分雖然已無從得知,但仍然可看出其造型之精緻、手法之優秀﹔依據其圓滿美麗的面向、端正的兩測肩膀與胸線,還有柔和雙臂與表情都在在顯露出與新羅時代石像相同的印象,因次判定為8世紀後期的作品。寺廟將寶物第120號的石佛坐像作為主尊供奉,雖無光背但擁有底座,底座由上、中、下臺的石與長石組成;雕刻著八個角的下臺石上有著覆瓣蓮花文、中臺石上沒有什麼裝飾、上臺石由圓型組成,側面央緣雕刻以單瓣的八角花瓣,各面又再配置一個花瓣,共有十六個花瓣,各花瓣內又再裝飾著花瓣。佛像是由許多雲母石混合的花崗石組成的如來像,正面磨損嚴重,擁有豐富印象與圓滿、兩測肩膀端正,可推測為新羅時期作品。另外以著重於兩側手與腳的雕刻、衣紋不鮮明的點來看,可推斷為新羅後半9世紀的作品。 

羅州梨博物館
 
全羅南道(羅州市) ,
羅州梨曾被紀載在1430年的世宗實錄地理誌裡,當時便描述著羅州梨的高品質。從古代就一直栽培至今的羅州梨,於1967年開始正式外銷到世界各地,而1992年4月20日開館的羅州梨博物館正是為了宣傳羅州梨而存在。博物館內展示有羅州梨的栽培歷史、宣傳資料、民俗資料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梨子博物館。

固城恐龍博物館(고성공룡박물관)
 
慶尙南道(固城郡) ,
世界最大恐龍腳印化石地區-床足岩郡立公園裡設立著韓國最早的恐龍博物館。固城恐龍博物館開館於2004年11月9日。床足岩郡立公園有著秀麗的自然景觀,更加提升此地的觀光與自然生態價值。固城恐龍博物館開為地下1層樓,地上3樓規模建築,為學習中的每一位小朋友帶來夢想與知識的種子。除了展示室參觀以外還設有體驗學習場,讓親自之間的互動學習更加緊密。

刀鋒山自然休養林
 
京畿道(加平郡) ,
位於京畿道加平郡加平邑鏡盤里的「刀鋒山自然休養林」是於2008年6月4日開始對外開放,內有森林之家與山林文化休養館等住宿設施,以及營火場、散步道路、山淋浴場、多功能運動場、停車場、淋浴間等便利設施。 刀鋒山自然休養林內,還有在奇岩怪石與松樹林間流淌的鏡盤溪谷、鏡盤湖、栗子樹林、松樹林間小道等自然景點,也鄰近加平的淸平水壩,是前往露營的好去處。

威鳳寺
 
全羅北道(完州郡) ,
傳言這座寺廟是西元604年由瑞巖大師所創建。另有傳言,依據極樂殿重修記這本傳說故事,新羅末期崔龍角騎著馬在全國各地遊山玩水,到鳳山南邊時,抓著紫藤的藤蔓爬上山頂,在山頂某一草叢內發散著祥瑞的光芒。隨著光芒走去,有三隻鳳凰在那飛舞,於是他就在此搭建了圍鳳寺(威鳳寺)。威鳳寺現有建築物是主殿的普光明殿與極樂殿、觀音殿、羅漢殿、三聖閣、威鳳禪院、羅月堂、一柱門,還有寮舍房。現有建築物中的普光明殿是寶物第608號,內部中央安置有坐著的佛像-釋迦如來坐像,左右另有好幾尊站立佛像。

向日庵
 
全羅南道(麗水市) ,
向日庵(文化財資料第40號)是韓國境內4大觀音廟中的一座,百濟義慈王4年由新羅的元曉大師創建,當時稱為圓通庵。高麗光宗9年(958年)允弼大師將此改稱為金鰲庵,朝鮮肅宗41年(1715年)仁默大師又更名向日庵。此處在圓通寶殿、三聖閣、觀音殿、龍王殿、鐘閣、海水觀音像復原、新建後,才具備了廟宇的樣貌。2009年12月20日因火災毀損的大雄殿(圓通寶殿)、宗務所(靈龜庵)、鐘閣,於2012年5月6日復原完成並舉行落成儀式。從村莊到向日庵的山路頗為陡峭,路段中間過了售票處後有可以繞道的階梯與平地。抵達庵附近,需從兩塊像房屋那麼大、如同石門般的岩石中穿過,巨石所在位置就等於其他寺廟的不二門。Impo村入口處有樹齡500年左右的冬柏樹,向日庵後面的金鰲山有王冠石、經典石、學士帽石、扇子石等。因南海水平線上的日出景緻非常壯觀而被稱為向日庵,周圍的石頭模樣像龜殼般而又被稱做靈龜庵。雖然位於海邊,但一點也沒有鹽份與黏呼呼的感覺,從向日庵前廣場到遙遠的水平線間,視野良好的南海風光與涼爽舒暢感無法言語。12月31日至1月1日舉辦向日庵日出節,為了前來觀賞日出美景的觀光客們甚多。前來的路上有防竹浦等海水浴場眾多,附近還有突山公園、無膝沙洲戰績地、天鵝渡冬棲息地、興國寺等。向日庵內有7座石頭洞窟或石頭裂縫,聽說通過了所有的石窟就可以許一個願望。為了許願,觀光客會從大雄殿和龍王殿間的藥水池旁之石頭和觀音殿後方的大石上丟錢幣,或是把錢幣放在像是烏龜形狀的石頭雕像之背或是頭上。

上升OP
 
京畿道(漣川郡)
上升OP是為了觀測敵軍動態的最前線觀測所。由飛龍部隊看守,24小時不間斷維持警戒任務。在觀測所周邊的非武裝地帶至今棲息著許多老鷹、山羊、野鹿等平常難以見到的動植物。在這裡透過望遠鏡可以一窺北韓軍人的一舉一動,定時還可以聽到北韓對南韓的喊話廣播。 事實上1號地道正位在非武裝地帶,無法提供參觀。因此在最接近的觀測所-上升OP製作的同樣規模的模型範本。1號地道發現於1974年11月15日,為北韓南侵的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