俛仰亭
 
全羅南道(潭陽郡) ,
全羅南道紀念物第6號的<俛仰亭>是位在全羅南道潭陽郡鳳山面祭月里山腳下的亭子,1533年由宋純(1493~1583)建造,包含李滉(1501~1570)在內的許多學者與文人曾在此討論學問。亭子為木造瓦屋,側面與左右都有木地板大廳,中央設置了房間。原貌為勉強能遮風避雨的草亭(屋頂以草或蘆葦製作的亭子),經歷過好幾次修補後才成為現在的樣子。亭子後方可以看到遠處的山脈稜線,還能將山坡底下寬廣的原野盡收眼底。宋純將此處做為吟詩作詞的地方,亭子內部刻掛著當時著名學者與詩人的詩篇。

伽倻山野生花植物園
 
慶尙北道(星州郡) ,
* 韓國第一座野生花專門植物園-伽倻山野生花植物園 * 2006年6月16日開館的伽倻山野生花植物園是國第一座野生花專門植物園。園區內種植了約400多種的樹木與野生花,對於野生花資源保存以及自然學習、學術研究發展上相當有助益,故也是一處野生花文化空間。 整座植物園由綜合展覽館以及兩層樓(地下一層、地上一層)的玻璃溫室所組成。四季都可以欣賞到野生花的溫室,模擬了亞熱帶氣候,讓野生樹種以及野生花在四季可以恣意生長、散發香氣並且常綠不凋。而溫室內主要有食用植物園、藥用植物園、香氣植物園、觀賞植物園、水生植物園、蕨類植物園等6個園區,共計有松樹等92種的喬木、杜鵑花等54種灌木、白頭翁等257種的野生花。此外,在綜合展覽館中也陳列出了星州一年12個月的風景以及一年之中的植物故事等各種展示,讓人可以吸收豐富的知識,並且擁有可供休憩的空間。 另外在星州伽倻山野生花植物園內,還有由灌木園、菊花園、宿根植物園、伽倻山園區、野生花學習園等5個主題園區所組成的戶外展示園區。園區內的植物配合著伽倻山的美景,並形成了一片壯麗的風景。

德山道立公園
 
忠清南道(禮山郡) ,
德山道立公園的德山是德崇山的簡稱。公園內擁有元曉峰、石門峰,及號稱湖西小金剛的德崇山、獬豸岩瀑布與清澈迷人的溪谷等。公園內建有修德寺,寺內全是女性僧人。修德寺的大雄殿與榮州的浮石無量壽殿、安東鳳停寺的極樂殿等,為韓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高麗時代木雕建築。 修德寺大雄殿於1936年進行為期4年的整修,由當時殿內大樑上的墨書發現,修德寺為高麗忠烈王34年(1308年)時期所建造。 被指定為國寶49號的大雄殿,可從高麗時代建築的風格中,見到百濟特有線條設計。建築物採前三旁四隔間的單層"人"字型設計,讓整座殿宇更顯莊重。

金浦國際雕刻公園
 
京畿道(金浦市) ,
因為金浦就位於江華的入口,故有許多外地人會經過這裡。只要來金浦看看,相信各位遊客將會對金浦完全改觀。金浦的上方為與漢江相連的祖江,西邊則是連接至西海。長久的歷史在金浦留下了許多的遺跡、遺物、傳說、故事,以及有名的景點。金浦國際雕刻公園位於全世界唯一的民族分裂的現場──月串面地區,並且以統一為主題展出了30件的雕刻作品(國外14件、韓國16件)。在佔地70,000平方公尺的公園裡,每件雕刻作品都與周邊的樹木花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和諧的畫面。 金浦國際雕刻公園與附近的休閒運動公園、滑雪場、青年修煉院等設施,將會形成一個綜合觀光城鎮,是最適合在週末與家人以及戀人一同前往的好去處。* 腹地面積 : 70,000平方公尺

平昌白龍洞穴
 
江原道(平昌郡)
白龍洞穴位於江原道平昌郡美灘面河馬里,總長1.8km為一天然石灰岩洞穴,入口位於水平面之上約10~15m處。洞穴入口周圍分布著奇岩怪石,在以前是需要搭船才可接近的石灰岩洞穴。白龍洞穴自很久以前,就為附近村民間所熟知的地方。入口附近留有爐灶及地暖的痕跡,推測在很久以前韓國祖先們曾在這裡居住過。1976年間,這裡的居民把主通路中間有如拳頭般的窄小通路拓寬之後,開始可以進行洞穴調查,也對白龍洞穴的景觀及其學術價值上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之後取孕育白龍洞穴的白雲山之“白”字,和發現這洞穴的鄭武龍之“龍”字,命名為白龍洞穴。並於1979年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260號。

達城韓日友好館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 ,
於2012年5月3日開館的達城韓日友好館是為了紀念金忠善(日本名:沙也可571∼1642)將軍的「博愛思想」,並促進韓日兩國之間友好發展的場館。壬辰倭亂時,金忠善曾以左先鋒將的身分和其他日本國士兵共同參戰,但被朝鮮文化所感動而深受影響,最終自願請降、歸順朝鮮,並在慶州、蔚山戰役中立下了大功。 達城韓日友好館為了發揚當時金忠善將軍的精神,吸引許多日本人到此旅遊,而為了讓韓國的學生能夠學習到正確的歷史,也以學生家長為中心,加以宣傳。展示館內的3D影像館、導讀室、韓日兩國傳統遊藝體驗區、日本和歌山縣資料室、古宮體驗區等各種現代化設施,則免費提供給遊客更多詳細的資料。

求禮雲鳥樓
 
全羅南道(求禮郡) ,
位於全羅南道求禮郡土地面的雲鳥樓是重要民俗文化材第8號(1968.11.25 指定),為1776年朝鮮英祖時期柳爾冑建的宅院,原本是擁有78間房屋的大宅院,現在僅留下63間。 雲鳥樓的宅號是「像雲中之鳥一樣隱世而居」的意思,這是引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七言律詩中的意思。

楮旨嶽저지오름(닥몰오름,새오름)
 
濟州道(濟州市) ,
楮旨嶽屹立於翰京面楮旨裡楮旨小學向西北方延伸道路的右側,以山頂的火山口為圓心,山體四週在傾斜度和距離上都較為相似,呈圓形。楮旨嶽山頂形成有週長約900米,深達60米的漏鬥型火山口。 楮旨嶽山體四週栽滿了海鬆與各種樹木,形成茂密的森林。火山口裡則以落葉樹林和常綠樹林為主,主要由胡頹子樹、野薔薇、楮樹等構成,步行很難進入其中。 * 2007年第8屆“美麗之林”全國大賽榮獲生命獎(一等獎)

大勝瀑布
 
江原道(麟蹄郡)
大勝瀑布因曾是新羅的末代國王——敬順王(在位期間西元927∼935)的避暑勝地而聞名。比金剛山的九龍瀑布和開城的朴淵瀑布大兩倍。在大勝瀑布,寒溪嶺下方將帥臺以北1公里處有一長88米的溪谷。在將帥臺從售票處的左邊進入,經過四重瀑布,沿著陡峭的岩石路上去就抵達可以欣賞大勝瀑布全景的觀景台。前往觀景台的路上有許多鐵梯,如沿右邊的路朝大勝嶺方向走5分鐘左右,便是通往瀑布正上方的間道。周圍山勢秀麗,溪水清涼,吸引許多遊客前往。有個關於大勝瀑布的傳說。一個名叫大勝的人,自幼父母雙亡,靠採賣蘑菇維生。一天,他用繩索綁在瀑布石柱上採蘑菇,忽然聽到母親的喊叫聲,便急忙爬上峭壁一看,沒看見母親,卻看到有一隻大蜈蚣正在咬斷繩索。因為母親的喊叫聲而毫髮無傷的大勝,這瀑布也因九泉之下不忘救子的母親的喊叫聲得名爲大勝瀑布。

寒溪嶺
 
江原道(襄陽郡) ,
以最短登山道登上雪嶽山最高峰-大青峰必須從寒溪嶺開始,若欲登上南雪嶽點鳳山山頂, 也是以寒溪嶺為起點。位於襄陽郡和麒蹄郡交界,海拔950公尺的寒溪嶺,也位於內雪嶽和南雪嶽的交界,許多旅人都會利用這裡連接兩區的產業道路以及觀光道路,登上寒溪嶺山頂後, 有寒溪嶺休息站可以小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