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寺
 
慶尙南道(南海郡) ,
傳說因為石南寺位於迦智山(或稱石眼山)的南邊,而被稱做為石南寺。自今1200多年以前,道義國師於新羅憲德王16年(824年)創建此寺,期間歷經多次重建整修。壬辰倭亂時燒毀,後於1674年朝鮮憲宗15年,由卓靈、善哲禪師等人重建;1803年純組3年,由枕虛、守一等人整修;1912年,在友雲師父主持下,再度重新整修。1957年比丘尼仁弘禪師受任住持之後,寺廟的各個建築煥然一新直到現在。石南寺建築共有30餘棟,與聞慶鳳巖寺並列為韓國佛教曹溪宗所屬80多間禪院下的宗立特別禪院,因而聲名遠播。 韓國的南宗禪始祖道義禪師曾在中國修行37年,錦衣還鄉後因當時國家還無法接受他的核心理念,而獨自到雪嶽山陳田寺內教導弟子並等待時機,之後轉移至迦智山創建石南寺。石南寺屬於比丘尼的修道處,有許多比丘尼在此專注修行。這裡的三層石塔是824年道義禪師在護國願望下建造了下面2層基壇、上頭3層的石塔,原本的位置在大雄殿前面,1973年時移至現在的位置。寺內保存有蔚州石南寺僧塔(寶物第369號)、3層釋迦舍利塔、3層石塔(地方有形文化財第5號)、石南寺水槽(文化財資料第4號)等文物。 * 蔚州石南寺僧塔 (寶物第369號 / 1963.01.21) 建造時代 : 統一新羅 增塔是為了供奉著名高僧遺骨而建造的石塔,此僧塔高3.53m,為八角圓堂形,傳說為道義國師的舍利塔。完整保存了統一新羅末期的僧塔樣式,是非常卓越的作品。

玉筍大橋
 
忠淸北道(堤川市) ,
玉筍大橋解決了因為忠州大壩建設與忠州湖的淡水問題,所引發的忠北水山面與清風面一帶的交通不便,連結國道36號線與國支線82號線,強化迂迴道路的連結機能,為提供來訪忠州、堤川、丹陽的旅客交通上的便利而建設的橋樑,長度達450m。 結構上將上弦材(建築構架上邊半月形的部材)像懸垂線般曲線化桁架形狀美麗,並強化支點部的韌度,設計成能夠行使像懸垂橋般的力學作用。從玉筍大橋眺望的丹陽八景之一的龜潭峰、奇岩絕璧的玉筍峰與清風湖畔的美麗景色,堪稱一絕。

棲碧古宅
 
慶尙北道(靑松郡) ,
建於朝鮮後期的棲碧古宅位於中坪里平山申氏集姓村,是申漢昌從宗家分家時建造的5間規模建築,英祖15年(1739)由第4代孫申致龜擴建。引用申致龜先生的號而將古宅稱做棲碧古宅,正面6間、側面4間的ㅁ字型建築,依照著朝鮮後期士大夫嘉屋的形式建造。此處於1993年11月30日被指定為慶尚北道民俗資料第101號。

茂朱寒風樓(무주한풍루)
 
全羅北道(茂朱郡) ,
有湖南第一樓美譽的寒風樓,與全州的寒碧堂、南原的廣寒樓並稱「三寒」。寒風樓確切的建築年代已不可考,但於壬辰倭亂(1592)時遭日軍焚毁。宣祖32年(1599),時任茂朱縣監的林懽因喜愛寒風樓的兄長林悌入夢相求而重建此樓。1783年,由當時的茂朱縣監林重遠重新修繕。寒風樓為歇山頂的雙層樓閣,規模下層正面3間、側面4間,上層正面三間,側面2間。目前僅開放於附近參觀,禁止登樓,周邊另設有近鄰公園與運動設施。

月明庵
 
全羅北道(扶安郡) ,
月明庵位於邊山半島國立公園內,建立於692年,期間不斷地遭到破壞、修復,如今只剩下一座略小的寺院。在這裡著名的不是這座廟宇,而是燦爛的夕陽美景。

威鳳寺
 
全羅北道(完州郡) ,
傳言這座寺廟是西元604年由瑞巖大師所創建。另有傳言,依據極樂殿重修記這本傳說故事,新羅末期崔龍角騎著馬在全國各地遊山玩水,到鳳山南邊時,抓著紫藤的藤蔓爬上山頂,在山頂某一草叢內發散著祥瑞的光芒。隨著光芒走去,有三隻鳳凰在那飛舞,於是他就在此搭建了圍鳳寺(威鳳寺)。威鳳寺現有建築物是主殿的普光明殿與極樂殿、觀音殿、羅漢殿、三聖閣、威鳳禪院、羅月堂、一柱門,還有寮舍房。現有建築物中的普光明殿是寶物第608號,內部中央安置有坐著的佛像-釋迦如來坐像,左右另有好幾尊站立佛像。

青玉山
 
慶尙北道(奉化郡) ,
青玉山(1,276m)位於太白山望京山頂東南方一带,擁有從小川面netjae到稜線的登山步道。山麓中央有不知何時建造的弘濟寺,泗溟大師曾在此講道。另外還有全世界最南端的熱目魚棲息地,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74號的百泉溪谷。除此之外,還有原始林綿延百里的古善溪谷。可以享受森林浴的青玉山自然休養林內有水上遊樂場、體力鍛鍊場、山中窩棚、露營場、營火場等,便利設施完備。

開巖寺
 
全羅北道(扶安郡) ,
開巌寺創建於西元634年,是百濟時代的一個幽靜廟宇。百濟滅亡後,百濟的百姓有3年期間,都在開巖寺進行百濟復興運動。開巖寺中的大雄殿,目前被列為寶物第292號。大雄殿建築物的本身具有一種淡雅、清新的氣質。而殿後的禹金石,就像守衛著大雄殿一樣,屹立不搖,讓人感受到大雄殿莊嚴的氣息。

安眠海水浴場
 
忠清南道(泰安郡) ,
橫跨將整個泰安半島南部圈的島嶼與島嶼間連成為一線的安眠島大橋後,再疾駛10多分鐘左右的時間即可見安眠海岸的標示方向路牌。車子繼續向前方行駛穿越松樹叢林後,就能抵達寬闊遼廣的白沙灘安眠海岸。週邊山崖地勢及海水白沙所結合而成的美麗景觀實在是叫人驚艷。另外在往返目的地途中也可以前去紗帽岩等眾多觀光景點參觀遊玩,或者是遇到海水退潮時也可以到海邊試試看能不能抓到豐富新鮮的漁獲上岸。

佛影寺
 
慶尙北道(蔚珍郡) ,
佛影寺位於蔚珍邑西邊約20km處的天竺山西邊山麓上,是新羅時期的古老寺廟。以寺廟為中心,一直到下院里,總長約13km的佛影寺溪谷祕境連綿不絕。佛影寺為真德女王5年(651年)時義湘大師所興建,因蓮池倒映佛祖的影子而得名佛影寺。朝鮮太祖5年(1396年)因大火燒毀,隔年由小雲大師重建,之後的1500、1608、1724、1899年皆有重建紀錄。從停車場到寺廟的路上,以山太極水太極(風水)保護,非常有魅力。雖然是比丘尼的道場,但寺廟旁的蓮池與連池旁的菜園讓前來寺廟的人們內心能感受到一陣暖意。被指定為名勝6號的佛影寺溪谷,清澈的水與奇岩怪石、茂密樹林形成神秘感,雖然比不上雪嶽山千佛洞溪谷與五臺山武陵溪谷、寶鏡寺溪谷的雄偉與華麗,但仍然有著以天竺山為背景的精緻景觀。 * 主要文化財 1) 佛影寺應真殿(寶物第730號) 2) 佛影寺3層石塔(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35號) 3) 浮屠(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12號) 4) 佛影寺大雄寶殿(寶物第1201號) 5) 佛影寺靈山會上圖(寶物第127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