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川文化藝術會館
 
江原道(春川市) ,
文化藝術會館是為了滿足市民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而準備的高格調空間,在配置最尖端科技、最新音響設備、照明設施等的表演場地內,舉行國慶日活動、國家機關或地方自治團體主辦的公共活動等。透過招瓣各式各樣企劃展活化展場功能,擴展市民們能夠接觸的文化藝術領域,站在引領民眾享受文化生活的先鋒。未來文化藝術會館也會滿足民眾的各式要求並提供最好的服務,致力於營造親近市民的文化空間。 * 開館日 : 1993年04月10日

春川美術館
 
江原道(春川市)
為了將湖畔都市春川打造成藝術與文化的都市,在春川美術協會努力下,1995年於三川洞兒童會館展示室踏出春川美術館的第一步。這段期間的三川洞春川美術館不僅是春川藝術家們發表活躍作品的場地、擴大美術文化底層,更擔任市民生活調劑,為了更接近市民而重新整修玉川洞舊中央監理教會建築當作重新出發的地點。春川美術館是市民們隨時都能輕易接近,呼吸新鮮文化香氣的安穩市民文化休憩空間。

慶州月城
 
慶尙北道(慶州市) ,
半月城是從西元101年婆娑王22年到西元935年新羅滅亡為止的一座宮殿。地形似初弦月,又稱為新月城和月城;又是國王居住的王城,又稱在城。從朝鮮時代開始一直到今日都被稱為半月城。月城是由石頭和泥土和成的土石築城,長度1841m,城內面積是193585平方公尺,東邊有東宮臨海殿和雁鴨池相連結,北邊有瞻星臺,南邊有南天的小溪發揮防衛線的功能,保護著城河。根據記錄,門分為南門、歸正門、北門、仁和門、玄德門、武平門、臨海門;樓閣有月上樓、望德樓、鳴鶴樓、鼓樓;殿有朝元殿、崇禮殿、平議殿、南堂、月正堂、右司祿館、左司祿館、玲閣省;宮有內城、永明宮東宮、月池宮、永昌宮、內黃殿等。現在在月城地下鋪有青銅器時代的無文土器、統一新羅時代的土器、瓦片和建築物硝石等。傳說在城建好之前有個叫做瓠公的人,於昔脫解王年幼時,刻意企圖占據此地。南姐王得知後,立即將昔脫解王招為女婿,昔脫解王因而成為了新羅第四代君王。之後婆娑王22年西元101年時在此地築城並移居至此地,之後歷代君王們都是住在半月城內。根據韓國著名的歷史典籍三國遺事(13世紀時著作)記載,新羅的第四代君主昔脫解王(AD.57~80)年輕時,得知半月城是個風水絕佳之地,因此硬是將這塊地搶了過來,建造了半月城。因為這個契機,讓當時新羅的第二代君主南解王(AD.4~24)對昔脫解王甚是欣賞,而將女兒嫁給他,後來昔脫解王也成為了新羅第四代君王。直到新羅的最後一任君主敬順王(AD.927~ 935)為止,約900年間統治新羅的君王們,都是住在半月城內。過去華麗、莊嚴的宮殿,並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失,我們可以藉由這些古城,想像新羅時代的繁華盛世。目前在半月城內還有朝鮮時代(1392~1910年間統治韓半島的王朝)所建的石冰庫、射箭場、騎馬場、傳統民藝場等。

順天樂安邑城
 
全羅南道(順天市) ,
曾屬於三韓時代的馬韓領土、百濟時的波知城、高麗時代樂安郡地基,而現今完整的保存了朝鮮時代的城郭與東軒、客舍、林慶業將軍碑、市集、茅屋等,是韓國第一個城與村一起被指定為史蹟的地方。朝鮮太祖6年(1397年)倭寇入侵時,出身於此地的襄惠公金贇吉在此起義並建造了土城防禦。300年後仁宗4年(1626年),忠愍公林慶業將軍上任為樂安郡守,重建了現在的樂安邑城。與其他地方的城郭不同,利用1~2m的長方形自然石,在寬廣的平原上建造出高4m、寬3~4m、總長1,410m的城郭,包含東西南等3個村莊的長方形生活區在內,共135,537m²(4萬1千坪)。城牆非常堅固,就算是過了400年也沒有任何殘缺,其雄偉無法用言語形容。此處也是居民生活的傳統村莊,不僅僅是民俗學術資料,也具有鮮明的歷史教育價值。以東門為首,過了西、南門後進入城內,馬上就有進入歷史劇拍攝場景的錯覺(《龍的眼淚》、《太祖王建》等歷史劇拍攝地)。既非龍仁、濟州民俗村等展示用村莊,也不是安東河回村的兩班村莊,這裡大多數保存著韓國庶民們曾經居住過的村莊樣貌,空氣中飄散著祖先們的味道與滿溢的親近感。這裡有著南部地方住宅樣式特有的檐郎與廚房、土房、屋頂、石階上的醬缸,街坊鄰居間的石牆既沒稜角也不高,牆壁與南瓜藤蔓非常協調,讓人聯想到捉迷藏與蹦蹦跳跳的兒時記憶。

蘭芝漢江公園MTB練習場
 
首爾(麻浦區)
蘭芝漢江公園內自行車公園裡設有山岳自行車愛好者的使用場地,不局限於高級者,初級與中級自行車入門者亦可在此練習,是一處簡易安全的MTB(Mountain Terrain Bike)場。 寬4m、長450m的MTB練習場(山岳自行車體驗場)為韓國最早設立的MTB練習場。完美呈現了山谷該有的曲線與斜坡。

尤庵史蹟公園
 
大田廣域市(東區) ,
 尤庵史蹟公園為朝鮮後期的大儒學家-尤庵宋時烈先生(1607~1689年)篤學的地方。從1991年到1997年,總計共1萬6千餘坪的藏板閣、遺物館及書院等建築被翻修重現,1998年4月17日全新史蹟公園就此誕生。這裡不僅是保存著先生晚年教授弟子學問的南澗精舍、建築美麗獨特的的杞菊亭、宋時烈文集的宋子大全板等重要歷史價值文化遺產,另外公園內每一處都整修良好,也是居民們休憩娛樂的好地方。史蹟公園內最裡面左側就是被指定為大田市有形文化遺產第4號的南澗精舍和杞菊亭,參觀完南澗精舍可以前往左邊的遺物館,裡面擺有尤庵先生前遺物及了解先生人生的經歷介紹,在遺物館前的影璧門中間可以遠晀再現朝鮮時代書院形態的明正門景觀。再往書院方向裡走,右側就是代表訓練自己學會隱忍痛苦的忍含閣、左側是有著所有事情都要明確處理,人類心靈要清淨之意的明淑閣、正面則是指內心要正直的以直堂,以及審決齋和堅牢齋等建築物,最高處也有修建後遷徙來的南澗精舍。從明正門出來後,右側有美麗如畫一般的蓮花池和德布樓,德布樓加上寂靜的蓮花池更添加一層優雅的清新感,讓人陶醉於美景中忍不住發出驚嘆。另外史蹟公園每逢春秋都會進行祭享尤庵先生的奉行儀式,目的是緬懷這位在朝鮮後期堅持宣揚儒教思想的尤庵宋時烈先生,以及建立這座尤庵史蹟公園提供給後人感受到大學者尤庵先生的篤學精神和氣息。 

國立金海博物館
 
慶尙南道(金海市) ,
 認識了解伽倻文化的好地方-國立金海博物館為了要集古代國家傳統之一的伽倻文化遺產之大成,位於金海市龜旨峰山麓上的國立金海博物館於1998年7月29日正式開館,主要是集中用來展示所有與伽倻相關的文化遺產,同時也有展示史前時代釜山及慶尚南道地區,在文化上為伽倻發展基礎的弁韓時期重要文化遺產。建築物整體外牆為黑色壁磚設計,以鐵礦石及碳的圖案來作為鐵的王國-伽倻的象徵性來展現。展覽1號室用來展示蔚山檢丹里村落遺蹟和昌原茶戶里第1號墳墓的模型,以及伽倻文化發展的基礎史前時代弁韓代表性的金官伽倻遺物等,另外展覽2號室則展示以各個區域別所形成之伽倻文化的獨創性和發展上的變化衍生出的各種遺蹟物。進入展覽室前的走道上有擺置一個代表象徵沉陷現在與過去的時光膠囊展示物,以及大約1300多種的遺蹟物展示品等。國立金海博物館創立的意義比起其他古代國家,伽倻時代流傳下來的歷史紀錄並不多,因此伽倻的實際面貌,可以透過發掘調查等考古學方法來尋找到古代人殘留下來的遺跡,也應該要竭盡所能將其修復完善。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國立金海博物館就此成為以考古學為中心特性的專門博物館。 

禪雲寺山寺體驗
 
全羅北道(高敞郡) ,
禪雲寺與金堤的金山寺同為全羅北道的兩大本寺,擁有悠久歷史與出類拔萃的自然景觀,以及珍貴的佛教文化財,遊客川流不息。寺廟經營有可以體驗寺廟文化與享受休憩的寺廟寄宿。除了可以透過與僧侶茶談、缽盂供養、敲鐘體驗、108拜及參禪、兜率庵巡禮等活動體驗佛教文化之外,還可以欣賞山茶花群落地等週邊自然景觀。

新羅文化體驗館
 
慶尙北道(慶州市) ,
新羅文化館是位於大陵苑和瞻星臺之間約佔300坪的空間,提供具有慶州特色的文化體驗,像是製作文化財模型巧克力、製作金冠、製作風箏以及國樂體驗等各種傳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