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5洞海鮮湯街
 
仁川(富平區)
距現在約三四十年前,由三個飯店開始的富平5洞海鮮湯街現在已經發展成11個商家的規模。 蛤仔, 海螺, 貝類, 章魚, 牡蛎, 紅蛤, 蝦, 螃蟹等海鮮和水芹菜、豆芽一起制作的美味的湯形成了別具風味的美食。 80年代時還不像現在交通這麼擁堵,那時首爾的客人比當地的客人還要多,午飯時間會有很多客人從首爾匆匆的趕來,再匆匆的趕回去,只是為了吃上一頓鮮美的海鮮湯。 海鮮湯鮮美的原因是商家每天早上都會從可樂市場等地方購買新鮮的海鮮,再加上只要廚師自己才能把握好的肉湯的秘訣形成了鮮美的海鮮湯。喜歡吃辣的客人可以在點餐時要求辣海鮮湯。也有的飯店將海鮮湯和鍋巴湯混合,開發了海鮮鍋巴湯,獨具特色的美味吸引了很多客人。  

矢島
 
仁川(翁津郡) ,
矢島位在江華島南方5公里的海面上,島的東西方300公尺處各是信島及芽島,西方3公里處則是長峰島。高麗末時,崔瑩與李成桂帶領軍隊來到江華島摩尼山山麓進行射箭訓練,而射箭的標的正是以這座島為目標,因此後來被叫做矢島。 根據在這裡發現的貝塚與出土的土器推算,這裡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就有人居住。島的周邊有寬廣的海浦地,南北邊的海岸與中央西部海岸屬岩岸地形,因此島的南北有著不高的丘陵分布,中部則是由丘陵鞍部所形成的寬廣平地。島上的樹林大部分是橡樹林,但山地則是松樹與橡樹混生。島上居民是以半農半漁維生,葡萄是地區特產,相當有名。廣大的海浦地也盛產蛤蜊、章魚等。長579m,連接矢島和信島的連島橋於1992年完工。 * Rain與宋慧喬主演的人氣韓劇"浪漫滿屋"拍攝地經電視台介紹之後,每天都有觀光客前來探訪。電視劇"悲傷戀歌"劇中徐俊英(權相宇)與朴蕙仁(金喜善)經常來訪李健宇(延正勳)的別墅場景也搭建在這附近,與浪漫滿屋拍攝場形成這一帶知名的觀光景點。

仁川兒童博物館
 
仁川(南區)
為可用手直接觸摸、操作的體驗型博物館。為韓國國內最大規模的兒童博物館,位於仁川文鶴競技場內的仁川兒童博物館並非單純用眼睛參觀的博物館,而是可以用手直接觸碰、操作的體驗型博物館。仁川兒童博物館透過各種領域的相互作用展示品與教育性活動,幫助小朋友使其能以各種方式摸索並表達出自己獨特的創意,並且提供豐富的資料,讓小朋友能夠持續進行自發性與創意性的探索活動,為非形式性的教育機關。仁川兒童博物館內除了地球村文化探索、科學探索、教學工具探索、圖書探索、恐龍探索等各種領域的展示場以外,還有立體影像館、藝術體驗室等其他便利設施,不僅是為小朋友設立的體驗教育學習場地,亦是全家族可共同充實渡過休閒時光的文化空間。

實尾海水浴場
 
仁川(中區)
實尾海水浴場以海松林為背景,擁有大片潔淨沙灘,讓人同時體驗廣闊的大海以及美麗的松林。海松林相當非常茂盛,即使在陽光普照的時候也少有陽光透射進來,是遮陰的最佳地點。而在海岸對面的,便是稱為實尾島的無人島,退潮時就能從海邊走路抵達,亦為2003年上映之電影《實尾島》的拍攝地。但現在攝影場地已經拆除,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來往實尾島的路,只有在退潮時才會顯現出來,因此遊客必須趁漲潮之前離開。

東仁川土魠魚街
 
仁川(中區)
位於東仁川站前的仁川學生文化會館旁的巷弄正是著名的東仁川土魠魚街。自40多年前由"仁荷之家"餐廳正式開始營業,創始店面不是位在現今土魠魚街內,而是在土魠魚街後面的巷道中。漸漸土魠魚街上的餐廳開始林立,土魠魚街以前並不像現在一樣主要販售烤魚,而是當時在各式各樣的下酒小菜中,又以烤土魠魚最受到客人們的歡迎,逐漸變成最具代表性的菜色,土魠魚街也開始打響名號。現在的仁荷之家旁邊牆壁上還掛著當時創店的老奶奶與老闆娘的壁畫,正式由於這兩位的努力,土魠魚街才會擁有如今共10餘間商家營業中的規模。2002年起由政府命名指定為土魠魚街,原於巷道入口處設立掛有土魠魚街的看板,現已拆卸改為由各家餐廳自行在店面掛上獨具特色的美麗招牌,也使土魠魚街的氣氛頓時更加活躍起來。土魠魚街內販售的土魠魚產於紐西蘭,依烤土魠魚的方式及沾醬的不同,在口味上也會略帶差異。除專賣土魠魚之外,各店家也拿出自己的拿手下酒菜色來滿足所有客人們的需求。

江華和平展望臺
 
仁川(江華郡)
地下1層樓、地上4層樓的江華和平展望臺於2006年底動工,開放過去管制進出相當嚴格的兩寺面鐵山里民統線北防區域,4層樓規模的展望臺可眺望北方獨特文化生態,於2008年9月5日竣工開館。地下1樓和4樓為軍隊專用設施,1樓有販賣江華特產和北韓特產等的土產店,以及餐廳、管理辦公室、貴賓接待室。2樓備有高性能的望遠鏡和可看到戰爭慘狀和痕跡的江華國防體驗,以及北韓的挑釁、南北韓軍力比較、永無止境的統一政策和韓民族,還有能體驗北韓之旅的前往統一路。此外,還可透過影片了解韓戰當時背景及挑起國內外戰爭的過程,加上戰爭之後困難重重、永生難忘的巨大損害等。3樓則有可以近看北韓山川風景的觀景臺,即使是陰天也可透過大螢幕欣賞北韓全景等的影片。本展望臺前方有約2.3公里寬的海岸,並有禮成江流過。右方有開城工業區、臨津江、漢江滙流處的金浦愛妓峰展望臺和坡州烏頭山統一展望臺,以及一山新市街計劃區。左方可眺望中立地區江口島預定地、延白郡地區北韓居民的生活樣貌以及宣傳用假村落、開城工業區塔、松嶽山和各種障礙物等。身為歷史文化寶庫的江華,將散佈於各處的歷史文化遺蹟以一日觀光主題遊的方式連結在一起,開發其他地區看不到的觀光景點和回味無窮的特色性觀光路線。以最好的管理和服務,提供遊客旅遊上的便利。* 規模:腹地面積9,975㎡,總面積2,277㎡ (地下1樓、地上4樓)

廣城堡
 
仁川(江華郡)
朝鮮光海君10年(1618年)時進行修繕高麗時代外牆的工程,並於1656年設置廣城堡,此堡壘的墩臺則是在1679年才完成,鰲頭、花島、廣城墩臺及鰲頭亭皆屬於廣城堡。1745年改建為完整的石城,當時還設有城門。廣城堡曾在辛未洋擾時受到猛烈的攻擊,1871年4月24日美國的威爾‧羅傑斯為要求通商,率領艦隊與1,230人的兵力進攻,登陸部隊在成功佔領草芝嶺與德津鎮後,又於廣城堡遇上朝鮮軍。當時朝鮮軍指揮官魚在淵帶領著所有勇士們,在位居劣勢的情況下仍然勇猛奮戰,沒有砲彈就以刀槍代替,沒有刀槍就用石頭或赤手空拳與敵人決鬥、無人卻步,但最後依舊不幸壯烈殉國。此戰役後,城池及門樓皆被嚴重破壞成為廢墟。直到1977年才將按海樓、廣城墩、孫乭項墩臺、龍頭墩臺與壯烈戰死沙場的無名勇士們之墓,以及魚在淵將軍的雙忠碑閣等眾多文物修補完成,當時建造的「江華戰跡地淨化紀念碑」就豎立於龍頭墩臺上。1998年在海岸邊建構了寬廣的休憩空間,提供給前來參觀的遊客方便使用。廣城堡已被指定為史蹟第227號,每年農曆4月24日固定於上午11時起舉行廣城祭儀式,紀念包括魚在淵將軍在內所有壯烈犧牲的無名勇士們。廣城堡完整保存了曾在戰爭當時使用的大砲、砲臺及城牆,非常適合大人帶著小孩前來古蹟巡禮實地考察,在城牆上俯瞰海景與墩臺的曲線也讓人印象深刻。* 左/紅夷砲 - 砲口填裝式火砲,射程距離為700m,自朝鮮英祖起鑄造使用。以爆炸的力道將砲彈發射出去,但本身並不會爆炸,威力較弱。* 中間/小砲 - 填裝砲彈後在後頭小孔點火射擊的砲口填裝式火砲,射程距離為300m,擁有韓國傳統火砲中最為發達的型態。* 右/佛朗機 - 佛朗機原為法軍使用大砲,因壬辰倭亂而成為朝鮮軍廣為使用的火繩砲。一門砲內有5~9個砲彈,為可連續射擊的武器。* 廣城墩臺是廣城堡內的3個墩臺之一,肅宗5年(1679)由咸鏡道、黃海道、江原道的8,000位僧軍與4,300位御營軍合力在40天內完成,1977年復原4個砲座與3門砲。* 孫乭項墩臺 - 此墩臺建於朝鮮肅宗時期,原來墩臺的中央有3間武器庫與3個砲座。城郭長108m,為高宗8年(1871)辛未洋擾時與美國海軍激烈對抗的戰場。

蘇萊濕地生態公園(소래습지생태공원)
 
仁川(南洞區)
蘇萊濕地生態公園位於仁川廣域市南洞區論峴洞,整個公園佔地面積350萬平方米。其中,以廢棄鹽田為中心的66萬平方米的空間開園於1999年6月。這裡的生態展示館是在鹽田倉庫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館內展示著百脈根、海棠花等鹽生植物的照片以及制鹽場景、蘇萊浦口的照片。2001年4月,濕地公園進行了生態學習空間擴張工程,分別建造了公園諮詢館、生物壁畫館、自然能源體驗館、仁川第21宣傳館、仁川環境NGO活動情況館。在展示館附近的自然學習場中為遊客準備了與生態公園植物及鹽田相關的教育影像,設有桌椅、屏幕齊全的教室。生態公園以小學生為對像,分別在每年的6~7月、9~10月每週開放五天,為學生提供20分鐘的學習時間。鹽田學習場是將廢棄鹽田進行複原後建成的,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這裡每天可以產鹽400~1,200kg,可直接觀察到生產食鹽的過程,看到形如圍棋棋盤般的鹽田和工人們用水車抽取海水的工作場景。特別是在取鹽時間(通常為下午4點)前往的話,還可直接參與下鏟鹽體驗活動。在鹽田學習場旁邊設有可赤腳進入捕捉螃蟹、挖採貝殼的泥灘體驗場。其週邊則是棲息著金魚、鯉魚的淡水蓮池。自1999年6月開園以來,這裡一直深受首都圈市民的喜愛,公園距高速路口僅有五分鐘的車程,在公園入口處立有標著“首都圈海洋生態公園-海洋探索自然學習場”的樹門。

沿岸碼頭
 
仁川(中區)
沿岸碼頭是航行前往西海各島嶼客船的出發港口,附近有可用低廉價格購買新鮮海產與魚醬等的仁川綜合魚市場,以及水協直營生魚片中心(一般市區商店價格的60-70%以下),還有可享受海釣的南港碼頭等。位於沿岸碼頭的綜合魚市場經常擁擠嘈雜,這些都是想要以低廉價格購買新鮮海產而前來的人潮。南港碼頭是海釣船出港的地方,除了可提供個人租借外,還能夠以海上研討會、露營等各種名義租借船隻。

高麗宮址
 
仁川(江華郡)
高麗高宗19年時為抵抗蒙古軍入侵,將王都遷移至江華島。此後高麗王室與蒙古軍於元宗11年時完成議和,再次返回首都開城。在激烈抵禦蒙古侵略的39年間,1232年6月由高麗高宗持著抗蒙的旗幟遷都至江華,並於兩年後的1234年完成官衙及宮闕的建設。當時佛教文化精髓的《八萬大藏經》就是在江華完成的,金屬活字也是在此處開發成功。1270年5月與蒙古講和返回開城後,江華城和宮殿也就此荒廢。朝鮮時代原在此設有行宮,但於1637年丙子胡亂時蒙受被清朝軍隊攻陷的恥辱。此後的高麗宮址上曾建造了江華留守府,現在僅留下東軒及吏房廳。東軒是江華留守府的建築,於1638年動工耗時16年才完成;而吏房廳則是在1654年(孝宗5年)時由江華府所建造的官衙,直到1783年正祖時代才被改建成ㄈ字型的建築物,並將面積擴張至79坪左右。現今所見的高麗宮殿遺址是於1977年重新修復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