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自然公園
 
大邱廣域市(東區) ,
* 自然與寺廟的調和, 八公山自然公園 (把溪寺地區) * 大邱市中心往北20千米支點處的太白山脈向南延伸,在洛東江和錦湖江交匯處矗立形成的八公山是由中央山峰-海拔1192米的毗盧峰、東峰-海拔1155米的彌陀峰、西峰-海拔1150米的三清峰所組成,行政區域規劃是隸屬於大邱市東區管轄,攜領永川市、慶山市、漆谷郡等四個市郡、總面積達30.593平方公裡。八公山在新羅時期被稱為“父嶽”、“中嶽”以及“公山”,在高麗時期被命名為“公山”後,直至朝鮮時期正式更名為“八公山”並延續至今。   另外,這裡作為佛教文化的中心,除了有大韓佛教曹溪宗第9教區的桐華寺之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寺廟,這裡的自然景觀保持的十分完好,山上樹林茂密,金達萊花和映山紅花是這裡的代表花卉,一到夏天,這裡還成為休閒納涼的好去處。      

所安島
 
全羅南道(莞島郡) ,
日帝強佔時期,所有居民都投身獨立運動的太極旗村莊,所安島上一年四季都飄揚著太極旗。壬辰倭亂時,同福吳氏與金海金氏從月項里踏入島上定居。島上居民氣宇勇猛,跟其他地區比起來,較不易受外人侵犯。因是人們能活到百歲的好地方,而被稱為所安島。光耀故里的人物有活躍的抗日獨立鬥士宋乃浩先生,文化財則有榧子里貝塚,另有閤氏女傳說、小偷岩等口傳故事,每年正月都會舉辦豐魚祭。 傳言抗日運動當時,島上許多人被捕入獄,這段痛苦時期內,島上剩下的住民念著還在大牢裡的人們,就算寒冷的冬天也不蓋被。島上還有黃槿(黃色木槿花)街,就算是所安島上也只生長在月項的黃色木僅花盛開的街道。 所安島擁有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地339號與第400號的常綠樹林。美羅里常綠樹林與孟仙里常綠樹林週邊的海景非常美麗,不僅擁有茂密蔭鬱的山林,美羅里常綠樹林更以海口石出名。附近海岸因海域純淨,很早就開始從事海菜養殖,所得提高不少。另外,這裡也是海釣的著名地點,全國各地有不少釣魚愛好者慕名而來。 ※ 島構成 : 本島1(所安島)、附屬島3(鳩島、唐寺島、橫看島) ※ 面積 : 28,55㎢(包含附屬島面積)

赤壁江
 
忠清南道(錦山郡) ,
錦江發源於全羅北道長水郡長水邑水分里中央最高峰,悠悠流經北邊後進入忠清南道,在東南方轉了個水灣進入西邊錦山郡富利面方佑里。錦江從這裡開始貫穿以層岩絕壁所組成的山間後流抵水通里,前面是寬廣的視野,而左邊則是奇岩所構成的峭壁,這峭壁所形成的山被稱做赤壁,而流經底下的錦江就被稱做"赤壁江"。赤壁名稱的由來在於呈現紅色的石頭山,江水穿過超過30m的壯觀絕壁下,這山上生長了許多的奇花異草更顯得神奇。秋天時,火紅的楓葉倒影在江上形成美景。碧波上映著晚霞,乘著一葉扁舟,邊觀賞赤壁美景邊陷入冥想之中,這也是一樣佳作。赤壁底下的錦江彷彿湖水般潺潺流動,沙灘長長的平鋪著,更增添韻致。另外有一個說法是,這裡與中國揚子江上游的天下絕景赤壁江相似,因而稱做赤壁、赤壁江。春天太陽升起時像幅春畫、夏天碧綠的松葉、秋天的丹楓、冬天的雪花映射在江上,與像是繡在絲綢上的水波形成赤壁江的美景。捕魚的漁夫乘著傳劃過江面,更像是一幅畫。

笠岩文化城(갓바위 문화타운)
 
全羅南道(木浦市) ,
* 能一覽木浦文化藝術之處,笠岩文化城 * 木浦文化藝術的中心──笠岩文化城是能親身體驗木浦的藝術與歷史的文化空間。國立海洋文化財研究所、文化藝術會館、自然史博物館、文藝歷史館、木浦生活陶瓷博物館、木浦文學館、南農紀念館等許多藝文設施皆聚集於此,一整天都能在此感受文化藝術的氣息。這裡還以夜間兜風路線聞名,華麗的夜景令人驚豔。

通高山自然休養林
 
慶尙北道(蔚珍郡) ,
通高山自然休養林位於太白山脈名勝地-佛影寺溪谷上流處,旅客足跡不多、仍保有著太古的神秘色彩。溪底和兩旁峭壁上散發出白色光澤的花崗岩經過風化,形成的壯觀的景象;溪水沿著溪谷蜿蜒曲折的踹流著,處處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而岩石底部被水流侵蝕,好似一個個形狀各異的小水缸聚集在一起般。 附近還有新羅真德女王時期,由義湘大師所創建的佛影寺。在通谷山自然休養林被丹楓染紅的森林中,享受完森林浴之後,可順道沿著佛影寺溪谷、東海岸的海邊休養地、德邱白巖溫泉等景點旅遊,可以是一個不錯的觀光路線。賞楓的高峰期在10月10日到20日期間。如有需要帳棚、簡單的野炊工具、梳洗用品等其他的消耗品,休養林內的商店皆有販賣。商店營業期間為7月中旬至8月間。 *休養林面積-15,070公頃

聖主峰自然休養林
 
慶尙北道(尙州市) ,
位於慶尚北道尚州市銀尺面南谷里的聖主峰自然休養林,是與自然景觀融合、僅設置休養與休憩必要基本設施的休養林。擁有森林小屋7棟與團體用韓方森林休養館11間房合、可舉辦團體活動的修練館及韓方研討室、76個露營平臺與帳棚場5處、營火場1處、森林浴場1處,還有可提供森林內體驗空間的設施。另外備有亭子與炊事場、空橋、戲水場、噴水池等基本設施。

咸平海水蒸浴
 
全羅南道(咸平郡) ,
咸平海水蒸浴是從1800年就廣為流傳使用的神秘傳統民俗療法。把世宗實錄中記載的陶瓷窯汗蒸法繼承發展,放進含有硫磺成分的石頭和藥草,用松樹木材燃燒加熱,倒入裝有海水的湯池內,以煮熱的水來蒸浴,同時享受溫泉和藥浴的效果,對神經痛、產後調理、關節炎、皮膚炎等慢性疾病有顯著的效果,特別受到以中老年婦女為主的觀光團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