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天空路散步路線1]北岳八角亭~馬岩休息處
 
首爾(城北區) ,
睽違41年,再度開放的散步道路─北岳天空路 於1968年「1.21事件(北韓青瓦臺襲擊事件)」時,北岳天空路因當時31名北韓特種部隊隊員企圖利用此步道襲擊青瓦臺,故被稱為「金興九路線」,進而被劃為軍事管制區域,封鎖長達41年。 當時被施以「無法行走的路」的封印的北岳天空路,經過整修後成為了行走便利的散步道路,並且於2010年2月27日,睽違41年後再度開放。此地區因為在過去40多年內都無人進入,故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自然景觀相當豐富,又被稱為「首爾內的非武裝地區(DMZ)」。 北岳天空路就如同其名「Sky way」,為可漫步於北岳山山腰並且遠眺首爾市區以及北漢山、仁王山的散步道路。[北岳天空路散步路線1]從北岳八角亭出發至馬岩休息處約長1,397公尺。

拉姆薩爾文化館
 
慶尙南道(昌原市) ,
拉姆薩爾文化館秉持著‘保存溼地’的拉姆薩爾精神,在國內外持續的擴張,擔負著介紹展示拉姆薩爾公約的歷史和主要內容的教育責任。為了幫助民眾理解保存溼地的重要性,增進民眾對溼地的文化價值認知而建立的。拉姆薩爾文化館在韓國40餘處擁有溼地海報120餘件、CD15張、圖書100餘本,除了拉姆薩爾事務處外,是擁有最多拉姆薩爾相關資訊的地方。可看到以鳥類為圖案的亞洲30餘國、歷代拉姆薩爾總會參與的10個國家世界各國共1,060餘種郵票。 

畫岩觀光地
 
江原道(旌善郡) ,
從旌善邑中心向東南方的東面去,就是包含旌善小金剛在內的畫岩8景所在,是吸引許多觀光客的名勝地區。 山路雖然蜿蜒,但是路面平整,秋天可以愜意的欣賞楓葉,相當有魅力。 道路兩旁有許多山勢巖峻的奇岩絕壁,使紅色的楓葉更加美不勝收。從旌善邑內沿38號國道,經過新月里,抵達德雨里後,在三岔路繼續直走約10km後就會抵達畫岩八景中的第4景-畫岩洞窟。右方的路與南面的Mindung山、舍北、古汗等地相連接。四處都設有路標,不必擔心迷路。 畫岩8景的第一景是畫岩泉水,二景是畫岩泉水入口右邊上方的龜岩,三景是位在泉水入口500m前的龍馬沼。四景是畫岩洞窟,五景是位在小金剛景觀道路入口的華表柱,六景是小金剛。數十公尺的奇岩絕壁與樹林所構成的美景,讓人聯想到金剛山的絕景,因此稱為小金剛。七景是蜿蜒清澈的江水與另人暈眩的絕景所組成的沒雲臺。八景是廣大谷,過了沒雲臺就是廣大谷入口。12龍沼、燭臺岩、靈川瀑布等都是秋天賞楓季特別美麗的景點。

忠南大學正心華國際文化會館
 
大田廣域市(儒城區) ,
甫進入忠南大學之校門,便會在右側發現一棟有著特別名稱的大型建築物,即「正心華國際文化會館」。館內分為正心華廳、白馬廳、大德廳。「正心華」為已故之李福順(音譯)女士的法名,自1990年以來,她將販賣紫菜飯捲的一生積蓄50億韓元全額捐贈給忠南大學以利學校發展,因此忠南大學使用已故之正心華老奶奶的名字,來為新築之國際文化會館命名。在建設期間,所面臨之困難雖多不勝數,透過周圍的幫助,總算順利在2000年竣工。正心華廳設有座位1,817席,常使用於表演、音樂會及大規模之活動等。白馬廳與大德廳各設有座位450席與180席,多用於學術發表及研討會。此外,會館附近設有可供停放268輛車之停車場,以利遊客使用。

木浦站
 
全羅南道(木浦市) ,
木浦站隸屬於韓國鐵道公社光州本部,位於木浦市湖南洞,為湖南線火車的市終點站,其前一站為任城里站。1913年5月15日作為一般車站開始營運,目前有 KTX、新村號、無窮花號等列車行經,負責業務有輸送乘客、貨物,以及販賣車票等。

非洲美術館
 
首爾(鍾路區) ,
非洲美術館致力於國內外文化藝術活動中,研究與企劃開設非洲館展示與主題相關的內容為主。

宣炳國家屋
 
忠淸北道(報恩郡) ,
1919∼1921年間所建,建築技巧脫離傳統,可以看到建築物內部格局及高度都有所加寬、加高的傾向,是建築變化時期的代表建築。家屋共分內棟、舍廊棟、祠堂等3空間,被內牆所環繞,而最外層還有一層圍牆。設於外牆南側的家屋入口前是一片松林,松林裡立有家屋主人爺爺的宣氏孝子旌閣。家屋位於從俗離山上流下的三街川中段所形成的三角洲之上,傳言這建築是根據蓮花浮在水上之形態所建,最後由其子孫所完成,為祈求長壽,才在周圍種了松樹林。* 觀覽注意事項宣炳國家屋為其子孫居住並直接管理,舍廊棟為茶坊,內棟與行廊棟作為考試院。因此內棟有許多人長期居住,參訪時請勿過於吵鬧或任意開啟房門,會給居住者帶來不便。

泗川機場
 
慶尙南道(泗川市) ,
泗川機場位於慶尚南道泗川市泗川邑龜岩里,距離晉州市廳約20公里。附近有智異山和閑麗海上國立公園,亦稱為晉州機場。1969年11月大韓航空公司通航,1973年8月由於民航設施工程而暫停營運,到了1975年2月大韓航空公司才重新通航。1977年8月晉州~濟州的路線通航,1992年4月韓亞航空公司開通晉州~首爾的航線。年間有16萬5000次飛機的升降,並可容納135萬名的旅客,和可同時容納167台的車輛。現在正積極擴張首爾和濟州的航線。

台霞香木觀光單軌列車
 
慶尙北道(鬱陵郡) ,
<台霞香木觀光單軌列車>以發現美麗神秘的鬱陵島海岸為出發點所建。從台霞洞的黃土窟為出發點,一直到終點的台霞燈塔入口為止。總長304m的鐵道,以39度的陡坡在6分鐘內直上,琉璃四方狀的單軌列車可容納20名,共有兩台來回運行,邊搭乘列車邊欣賞海邊風景相當愜意。下了單軌列車後沿著山路步行10分鐘,從台霞香木觀景台望出去的海岸絕景為韓國10大祕境地區之一。列為天然紀念物第49號的香木樹和翠綠色的海融為一體極為讚嘆,接連著鬱陵島北方海邊的孔岩、老人峰、三仙嚴等風景相當壯觀。

西生浦倭城
 
() ,
西生浦倭城是於壬辰倭亂初期1592年7月(宣祖25年)至1593年(宣祖26年),由日本將帥加藤清正負責指揮,以石頭堆砌而成的16世紀末期典型的日式城郭。海拔高200公尺的山頂上為本城,往下中間的是第二城,緊接著在最底下的即是第三城。城牆高6m、傾斜15度、整體呈直角三角形。 本城上主要是將軍住宿的天守閣及稱為將軍水的井水,1594年(宣祖27年)四溟大師第四次來到這裡與倭軍進行和平交涉,仍舊宣告失敗。直至1598年(宣祖31年),在明朝麻貴將軍鼎力相助之下,最終奪回山城收復領土,並於一年後將當時與倭寇戰鬥中壯烈犧牲的53名勇士安葬於修建完成的蒼表堂。只可惜該建築在日據時期被全數破壞,未留下任何遺跡。據1872年「西生浦鎮城圖」中所記載,倭城中部分區域曾為朝鮮軍所使用過的鎮城。 * 大小 – 城周長 4.2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