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休庵
 
江原道(襄陽郡) ,
搭車經嶺東高速公路前往江陵,再轉往至束草的東海岸高速公路,下縣南交流道後往北前行約5km,經過南涯港後,位於江原道襄陽郡縣南面廣津里(國道7號旁),堪稱東海隱藏秘境的休休庵即映入眼簾。休休庵為寺齡不過10年多的寺院。往寺院後方拾級而下,可看到一塊龜形石,再過去還有一塊自然形成,猶如菩薩躺臥的岩石,龜形石彷彿正在向菩薩參拜,顯得十分神秘。而菩薩右側絕壁上,還有兩塊被稱為僧岩的岩石並列而立,如僧人手持木魚向下方的菩薩合十行禮,令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高靈池山洞古墳群
 
慶尙北道(高靈郡) ,
  宣揚大伽倻時代文化的重要史蹟地-高靈池山洞古墳群曾為大伽倻國都邑的高靈郡,歷經六伽倻盟主金官伽倻的興盛到滅亡,留下了許多的遺跡地。高靈邑背面主山的東南方沿著山脊可見大伽倻時代建造的200多座古墳都是半徑超過20公尺的大型古墓,中型古墓則大多聚集在高靈邑內部,另外山下也有許多小型的古墓安放於此。這裡同時也是南部地區最大的古陵被稱作錦林王陵,其中最大型的古墳也被推定為王的陵墓。 自1977年起,包括慶北大學和啟明大學陸續挖掘出由金、銀、玉製成的器具,以及武器(盔甲、大刀)、馬具類等為數眾多的古代遺物,特別是在高靈郡發現第一座被認定為殉葬墓的古墳,可以作為推估研究當時的文化社會、社會階層架構、生活面貌等資料極具歷史價值,並且在池山洞古墳群中建蓋出"大伽倻王陵展示館"。 古墳群中出土的伽倻時代文物 池山洞古墳中出土大量可供研究伽倻國文化的珍貴文化資料,其中包括有陶器、矮腳盤、陶瓷缸具等,反映出當時伽倻時代以泥陶來製作器皿為主要的方式。並且還有發堀出槍、弓箭、刀及斧頭等各種鐵製武器及馬鐙、馬蹄掌等馭馬用器具,就此可以對伽倻時代軍事武器使用的情形深入了解。另外也有發現許多玉器、金銅冠和金銀飾物等,可見當時已有階級身份地位的分化。 [文化財現況] 指定號:史蹟第79號 指定年度:1963年1月21日 所在位置:慶尚北道高靈郡高靈邑池山里 時代:伽倻國 面積:81萬3227平方公尺,共200餘座古墳  

蔚州川前里刻石
 
蔚山廣域市(蔚州郡) ,
在岩石或是大峭壁、洞窟內壁面等,用刻畫、油漆等技法繪畫事物或符號而成的圖畫稱為岩刻畫。 岩刻畫亦發現於舊石器時代後期的遺跡中,典型的事例主要發現於新石器與青銅器時代的遺跡中。岩刻畫大部分被解讀為豐饒、多產祭儀的產物。此岩石上半部包含面刻的鹿在內各種動物,以及線刻的各種幾何圖形,下半部有各種銘文與用細線刻畫出的人物與動物肖像等,備受矚目。上半部的菱形紋路、蹄形紋路、圓形紋路、鹿、魚、鳥、蛇、人臉像等為新石器時代歷經青銅器時代製作而成,反映當時的豐饒衣食。下半部的騎馬列隊、船隻航海圖、龍、馬、鹿、300餘字的銘文為三國與統一新羅時代人們所留下的,推測出新羅人們自三國時代以來將此地視為聖地。  

太白高原自生植物園
 
江原道(太白市) ,
太白市黃蓮洞九臥牛村位在梅峰山入口起始點的三水嶺底下,因周邊地勢形如「九頭臥著的牛」而得名。 位於海拔800~900m處的高原自生植物園,是肩負著滅種植物保護的植物園,肩負著培育韓國頻臨絕種的花與植物,阻止山林植物滅種危機,還有使人更容易接觸到韓國的花與植物的重責大任。而這裡在向日葵盛開的8月會舉辦「太白向日葵節」,不僅擁有許多使遊客流連忘返的美麗景觀,還與文化藝術人合作舉展畫展、攝影展,並展出以廢礦廢材製作的環保雕刻品,成為文化交流之處。

美黃寺/兜率庵
 
全羅南道(海南郡) ,
美黃寺位於號稱南海金剛山的達摩山(489公尺)西側,是韓半島中最南端的廟宇,建立於新羅景德王8年(749年)。西海岸絢爛的黃昏、達摩山壯麗的山景,讓造訪美黃寺的遊客們,讚嘆不已。大小適中的寺院,位於綠色山麓旁,居正的大雄寶殿則讓人感到心靈上的平靜。特別是大雄寶殿的礎石,外貌類似烏龜、螃蟹等海洋生物模樣,相當罕見。還有聽說乾旱時,只要掛上去並舉行祈雨儀式,馬上就會下雨的佛幡(寶物1342號)。大雄寶殿和雄真殿內牆壁與天花板的18世紀壁畫,應真殿和冥府殿內的菩薩、羅漢、童子、神將等,神韻獨特的神像。處處都是讓遊客們,盡情遊玩的景點。

東江照片博物館
 
江原道(寧越郡)
東江照片博物館為韓國最早成立的公立照片博物館,在2005年7月開館。博物館為一地下1樓至地上2樓規模的建築物,以1間常設展示館及2間企劃展示館構成共3個空間的展示館,另設戶外畫廊及講堂。博物館藏有從2002年開始每年開辦的東江攝影節所參予的攝影師和榮獲“東江攝影獎”的作品,以及其他捐贈的作品。為展示寧越清新、乾淨的自然環境與文化遺產下的攝影作品。此外,館內收藏寧越地區的住民所捐贈的照片等約800餘件,以及130件的古董相機。※ 博物館諮詢電話:+82-33-375-4554(韓) / +82-33-1330(中英日)

古汗‧舍北公用巴士客運站
 
江原道(旌善郡) ,
為白頭大幹中心的山中寶庫,位於太白山的主山,海拔1,573公尺的咸白山麓的700~1,100公尺處,風光秀麗。

統營綜合巴士客運站
 
慶尙南道(統營市) ,
統營市霧田洞客運站於2007年11月23日遷移至新都市──統營市光道面竹林1569,目前共有19條路線,為高速和市外巴士共用的客運站。※ Gbus(全國市外巴士諮詢) 02-2082-2637 www.gbus.co.kr

仁川黔丹先史博物館
 
仁川(西區)
黔丹地區自1999年起開始了文化遺跡的發掘調查,並發現了大量青銅器時代的遺物,以及舊石器時代至朝鮮時代的各種遺跡與遺物。以這些調查成果為基礎,黔丹先史博物館於2008年11月27日開館,並將先史時代的生活依照時代別、地區別展示,另外也開設可以直接體驗先史時代的體驗學習活動。

木芽博物館
 
京畿道(驪州市)
木芽博物館以韓國傳統木製工藝和佛教藝術的傳承為宗旨,由韓國無形文化財第108號(木頭雕刻匠)-朴贊守老師所設立。館內展示著各種佛像、佛畫、佛教木雕藝品等古物,以及館長-朴贊守老師的木製作品等。戶外雕像公園裡的彌勒三尊大佛、白衣觀音、三層石塔位雕像公園帶來寧靜莊重又和諧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