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津浦
 
江原道(高城郡)
花津浦是最大的自然湖(瀉湖),其名取自於湖邊海棠花盛開之意。花津浦是江原道地方保護物件第10號,周長16公里的寬闊的蘆葦蕩中,每逢秋天就有候鳥和天鵝群飛來,是一處候鳥棲息地。松林和沙灘圍繞中的花津浦湖是河口與大海相連之處形成的瀉湖,即被河水沖卷而下的泥沙沈積形成沙灘,並與大海相連,形成了湖泊。花津浦是東海岸最大的湖,周圍有先史時期的遺迹,大約分佈著10座支石墓。由於周圍環境格外優美,解放(1945年)後北方的金日成主席(1912-1994)和南方的李承晚總統(1875-1965)曾在此修建別墅。兩處別墅以湖泊爲中心相對而立,至今仍留有遺址,作爲觀光地。兩處被改造成爲花津浦歷史紀念館,並以安保展覽館的名義向普通旅客開放。

臨時首都紀念館(임시수도기념관)
 
釜山廣域市(西區) ,
臨時首都紀念館是韓戰當時的總統(大統領)官邸兼辦公室,妥善保存了韓戰時釜山作為臨時首都克服國難的歷史現場。這裡也是讓後代認識韓戰這段韓民族史的黑暗期,並祈願南北韓統一與蓬勃發展的教育場所。

大明渡假村邊山水世界
 
全羅北道(扶安郡) ,
<大明渡假村邊山>位在靠近全羅北道扶安的格浦海水浴場的邊山半島國立公園內,異色的建築,以法國北部的諾曼地海邊為設計概念,是座歐風高級度假村。在大明渡假村邊山的Aqua World可以一面欣賞西海的景色、一面戲水或享受露天浴的悠閒。Aqua World是座水上樂園,位在渡假村的地下1樓、地上2樓,除了室內水池外,還有戲水池、戶外波浪池、露天溫泉、三溫暖等設施。這裡有著許多美麗的海岸絕景,充滿神秘魅力的邊山半島海岸風景與傍晚夢幻般的日落更是一品。附近有全羅北道紀念物第28號彩石江。

漢灘江泛舟
 
江原道(鐵原郡) ,
急流泛舟是6~8人同乘一條船順流而下,一路上可以欣賞自然美景,是相當受歡迎的冒險運動。另外,泛舟可以透過水上的訓練來加強自信心,並且培養果斷心、團體合作心、判斷力與耐力,激勵挑戰的意志,並透過與大自然的交流,可以消除日常生活的緊張壓力。 韓國的漢灘江、內麟川、東江3處是泛舟的好場所。漢灘江是韓國代表的泛舟地點,從90年代初就有很多的泛舟愛好人士來此泛舟。就算是走遍全國泛舟路線的人,也會因為忘不了漢灘江的魅力而再次來前來。有著'韓國的大峽谷'稱號的漢灘江一點都名不虛傳,擁有完美的泛舟路線,最近在上游承日橋往蓴潭溪谷一躍而下的高空彈跳也相當受到歡迎。

清平站
 
京畿道(加平郡) ,
清平站因此地的水質清澈而得名,附近有清平壩與虎鳴湖,還有波光粼粼的清平川環繞其間, 壯觀美景堪稱韓國獨一無二。除了清平遊園地、虎鳴湖以外,還有以韓式庭園聞名的「晨靜樹木園」,以及《貝多芬病毒》、《秘密花園》、《來自星星的你》外景地,韓國中的小小法國文化村「小法國」,使造訪此地的遊客絡繹不絕。 清平站於1939年7月25日京春線通車後,做為一般車站開始營運。2008年1月4日,上泉站被指定為無人簡易車站,被列入清平站轄下管理。之後於2009年9月1日,清平站的新站正式啟用,而至2010年12月21日,京春線鐵路電氣化完成,隨著地鐵京春線的通車,清平站也成為京春線地鐵與ITX-青春列車的複線停靠站。

覺願寺
 
忠清南道(天安市) ,
太祖山為流良川、山房川的分水嶺,爬上山頂的話,可一眼眺望天安。據說高麗太祖王建曾以這座山為中心,培養兵力,因此取名為“太祖山”。大韓佛教曹溪宗覺願寺1977年5月9日為了祈願南北韓能統一,募集佛教信徒和民眾們的捐款,在太祖山上設立寺廟。覺願寺中的青銅大佛高15公尺、周長30公尺、耳長175公分、指甲長30公分、重量約60公噸左右,此青銅坐佛後為太祖山主峰,坐東面西,以慈悲的笑容迎接眾生。這是韓國僅次於慶州佛國寺的第二大廟宇,因此也成為天安市的熱門觀光景點。

龍泉洞窟[UNESCO世界自然遺產]
 
濟州道(濟州市) ,
龍泉洞窟是濟州島上的熔岩洞窟中,型態最典型的大型鐘乳石洞(總長約2,470.8m+α),內有約長140公尺的熔岩丘、熔岩床、熔岩瀑布等,相當壯觀特別。 不管是鐘乳柱、鐘乳石、石筍、洞穴珊瑚、洞穴珍珠等都生長得相當完整,讓龍泉洞窟相當具有學術與景觀上的價值。 * 面積 - 477,519㎡ * 時期 – 史前時代 * 歸屬 – 國家公有與私有 ※ 拒文岳熔岩洞窟系列被指定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有平金窟、萬丈窟、金寧窟、龍泉洞窟、堂楚物洞窟,目前對外開放的僅有萬丈窟一處

蔚山岩刻畫博物館
 
慶尙南道(南海郡) ,
蔚山岩刻畫展示館因符合博物館與美術館振興法施行令所規定的登錄資格條件,最近被列入第1種專門博物館,並自5月起更名為蔚山岩刻畫博物館。 蔚山岩刻畫博物館建於2008年5月30日,座落於盤龜臺岩刻畫(國寶285號)入口蔚州郡斗東面川前里333之1一帶。館內有311件展示資料、1位學藝相關人士派駐,並擁有1,249㎡展示設施、45.42㎡收藏庫、72.96㎡辦公室、30.36㎡研究室、79.52㎡視聽教室等設施。展示館內有盤龜臺岩刻畫與川前里刻石(國寶147號)實體模型、岩刻畫介紹影像設施、呈現史前生活面貌的模型、兒童展示館、家族體驗設施等,戶外空間則展示著國內外知名岩刻畫模型。

雪嶽大青峰
 
江原道(束草市) ,
高達1,708m的大青峰是雪嶽山國立公園的最高峰,繼漢孥山(1,950m)、智異山(1,915m)之後的南韓第三高峰,也是內雪嶽和外雪嶽的分歧點。由於大青峰變化多端的氣候和低冷的溫度,使得這裡分佈了很多高山植物。還有50餘種的稀有植物和各種野生鳥類在此繁殖。大青峰也是觀賞雪嶽山各面最好的觀景台。從小公園出發,經過飛仙台、喜雲閣、大青峰到雪嶽瀑布、五色為止的登山路線最受歡迎。這條路線單程16km,約需11小時20分鐘。經過五連瀑布後,在走10分鐘左右就會到達陽瀑避難所。陽瀑避難所依先後順序入住,可住一晚。除了陽瀑避難所,其他避難所可以上網站查詢登記。從束草市內到雪嶽山搭乘市內巴士需約30分鐘。

三陟竹西樓
 
江原道(三陟市)
位於江原道三陟市的竹西樓搭建的年代不得而知,但根據高麗時代的學者李承休於元宗7年(1266)在此題詩的紀錄來看,推測在那之前就以存在。關於竹西樓的名字有兩個傳說,一是說因爲以前樓閣東側的竹林裡有座名爲竹藏寺的寺廟而得名;還有一種說法是樓閣東側為當時著名青樓女子竹竹仙女所住地而得名。竹西樓是朝鮮時代設宴款待賓客的地方,樓閣本身建築宏偉,加上周圍景色優美,吸引了不少文人騷客。竹西樓建於絕壁上,由17根長短不一的柱子支撐。其中9根直接立於天然岩石上,剩餘8根則立於石基上。而屋頂則為20根柱子支撐的歇山式屋頂,整體建築兼具歷史與美學價值。登上竹西樓,可一覽五十川景色。而竹西樓入口處是樹齡達350年的老槐樹,樓閣內則有木蓮、竹林等植物,夏季樹蔭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