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航空宇宙博物館
 
濟州道(西歸浦市)
濟州航空宇宙博物館是以未來尖端產業航空宇宙科學技術為主題,集教育與娛樂為一體的航空宇宙專門博物館。這裡展示了涵蓋世界航空歷史及韓國空軍的發展足迹的各種航空飛機,遊客可了解到從古代到宇宙探索時代的各種有趣的天文學故事。此外,除了我們目前生活的太陽繫,這裡還展示了銀河繫、超大型黑洞等宇宙空間的構造及形成過程,令人在不知不覺中踏上返回137億年前的時間之旅。

金海天文臺
 
慶尙南道(金海市) ,
消除一般人對於天體與宇宙的困惑-金海天文臺 1998年12月,做為千年紀念事業的一環,為了消除一般人對於天體與宇宙的疑惑、給予成長中的青少年們夢想與希望,並為了讓市民們留下浪漫與回憶,金海天文館於2002年2月1日開館。佔地面積1,996坪、建築面積460坪,為兩層的建築。天文臺外觀有如一顆蛋,是來自從蛋裡出生的駕洛國始祖金首露王神話,因此將外觀做成橢圓形。內部設施大致上分為展示樓與觀測樓、講義樓。展示樓主要由天體投影室與展示室組成,共有34個座位的天體投影室有直徑8m的半球形螢幕,可用天體投影機重現夜晚天空中的星星,在這裡可以欣賞四季星座、太陽系勘查等有助於了解宇宙的教育影像。而直徑20m、圓形鐵製構造的展示室內有可欣賞韓國天文觀測歷史的立體影像的影音設備,以及可測量自己在太陽系各行星上的體重是多少的重力實驗裝置等10個天文教育展示設備。觀測棟內則可透過天體望遠鏡,讓人們親眼觀察星星。除了有主要的大型折射望遠鏡、反射望遠鏡外,還有4座小型望遠鏡。 金海天文臺與金首露王傳說 金海天文臺之所以用蛋一般的外型,是出自於西元前形成金海地區的駕洛國始祖金首露王從蛋中出生的神話。首露王的王妃許黃玉是來自印度阿踰陀國的公主,在沒有尖端航海科技的當時,可推測許王后是藉由觀星航海的方式搭船從印度前來駕洛國。歷史上流傳駕洛國的王子為了在進禮山城上的上峰觀星而建造了瞻星臺,現在那裡仍然是觀星的地方。 從各種歷史事實來看,可得知以金海地區為中心所形成的古代國家伽倻與星星有非常深遠的關係。站在天文臺所位在的盆城山頂上可清楚看到金海全景,特別是在可觀測星星的夜晚時眺望金海夜景,非常漂亮。

小白山國立公園
 
忠淸北道(丹陽郡) ,
小白山從韓半島的白頭主幹,帶有壯麗和神秘的名山─兄弟峰出發,延著神仙峰、國望峰、毘盧峰、蓮花峰等名峰一帶。在忠清北道1970年時稱作俗離山、1984年的月岳山,在1987年被指定為第3座國立公園。小白山的四季,在春天時佈滿山躑躅花;夏天時有野花;到了秋天則是滿山滿谷的紅葉;冬天時山頭上則佈滿了白色的雪花。另外海拔1,439m的毘盧峰山頂上,大片的草地可以觀賞一年四季不同的美景,有著韓國的阿爾卑斯山之稱。而1,349m的蓮花峰則設有國立天文台,為韓國天文學的搖籃。除此之外,每到6月初時,小白山和丹陽郡一帶散發著山躑躅花的香氣,並舉辦小白山山躑躅節邀請遊客共襄盛舉。小白山內有國望峰、毘盧峰、蓮花峰、神仙峰、兄弟峰等山峰。而各山峰皆有其美麗之處,在登山的同時更增添不一樣的風景及樂趣。國望峰(1,420m)的北邊和神仙峰的東邊為文殊山和先達山的稜線,南邊則有蓮花峰、兜率峰,附近有毘盧峰。這樣沿著稜線一個接一個的山峰直到國望峰,就像是觀看海浪般的景觀。小白山的主峰─毘盧峰(1,439m)以稀有植物高山火絨草和古時王室用來使用家具的木材─朱木群落聞名。蓮花峰(1,394m)被山躑躅群落所覆蓋,每年舉辦小白山山躑躅花節,並在慶典期間進行山躑躅女王和山神祭等多采多姿的活動,粉紅色的山躑躅花和穿著五顏六色的登山客們形成一大景觀。在神仙峰(1,389m)往北方可以看到與江原道寧越分界的南漢江上游,因為這裡山勢險峻,為神仙們來往的地方因而稱作神仙峰。兄弟峰(1,177m)因與山頂互相對望因而取名為兄弟峰,在風水地理上為玉女織錦荊棘(仙女下凡所織的布),因此在朝鮮時代時許多風水師聚集於此。※ 春季野花開花時期及地點 主要野花開花時期開花地點福壽草3月初毘盧寺一帶 

西來峰
 
全羅北道(井邑市) ,
繞著內藏山北邊的西來峰,因模樣與以前將農田翻整弄平的農具“釘耙(韓文音似西來)”相似而取其名。連綿約1km的山峰週邊圍繞著十頭絕壁,與滿山火紅的楓葉相互調和而被選為內藏山的代表性山峰。從一柱門出發,經過霹靂岩、西來峰、佛出峰、圓寂庵、內藏寺,再次回到一柱門的登山步道是有經過西來峰的登山路線,這個登山路線需要約3小時左右。

天安牙山站
 
忠清南道(牙山市) ,
天安牙山站是隨著KTX通車而新設的火車站,因位於天安市與牙山市的交界,故合併兩處地名將車站命名為天安牙山站。

坡州烏頭山城
 
京畿道(坡州市)
烏頭山(119m)山頂上的烏頭山城,其名稱依照紀錄的不同稍有差異。《大東地志》內稱其為鳥頭城、《輿地圖書》內為烏頭山城、《世宗實錄地理志》與《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內則紀錄為烏鳥城。這座山城以漢江與臨津江交界處的烏頭山山頂為中心建造,長約620公尺,為百濟時代的馬鞍形山城。四面陡峭,西邊為臨津江、南邊面朝漢江、東邊是農耕地,北邊則與山腳相連。山頂上到處都散佈著城牆用石材,可以看出從三國時代到朝鮮時代持續修築的痕跡。1990~1991年間發掘調查結果,出土的大部分為土器、白瓷、瓦片、鐵鏃等。此處為非常重要的軍事要地,雖然在建立統一展望臺後,已難以看出其原來的樣貌,但根據相關專家對於遺跡附近的實地考察結果,可確定臨津江與漢江交界的西邊內陸有高1~1.5m、長約30m、寬6~7m、完整保留下來的古城牆。建築方式為基石上堆疊地臺石(5~15cm)後,內側為全部只填充石頭的後填充石形式。在大巖盤上採集石頭使用,而將其斷面作為城牆的型態是研究百濟時代城墎的重要遺跡。從烏頭山城位置及山勢等週邊地形條件來看,有學者主張它就是廣開土大王陵碑、《三國史記》與《百濟本記》等紀錄中所提到的百濟北邊關彌城,金正浩的《大東地志》中則紀錄烏頭山城就是百濟的關彌城,是最近在學界引發不少關注的地方。

濟州國際機場
 
濟州道(濟州市)
濟州國際機場位於濟州道濟州市龍潭2洞2002,地處東北亞的中央地帶,扮演連結中國、日本及東南亞的重要地緣角色。濟州島為韓國最大的島嶼,共有9個有人島和54個無人島,同時也形成行政區上最小的道。

金海鳳凰洞遺址김해 봉황동 유적
 
慶尙南道(金海市) ,
* 鐵器時代的伽倻文化, 鳳凰洞遺址* 作為伽倻時代代表性的貝殼墓地,2001年2月5日將1920年由考古學家最初發掘的會賢裡貝塚及金冠伽倻最大的生活遺址-鳳凰台合並指定為歷史文化遺迹。另外在遺址地還發掘出有關黃洗將軍和如意娘子的如意閣、黃洗石、伽倻時代的房屋,住址等歷史遺迹。 作為鐵器時代最早的,高7米,東西長度達130米,南北寬度達30米的鳳凰洞位於一座丘陵的山腰上,丘陵的南邊臨近會賢洞的村落,東北邊角落下露出的斷層面和丘陵之間則堆積了許多白色貝類外殼。而這裡的情況最早是在1907年便被得知,1920年才正式開始啓動發掘工作,並且經過數年、數次的學術討論及調查,才得知這裡是鐵器時代伽倻文化的重要遺址地,它的成功發掘也為韓國考古工作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經驗。   

韓國茶博物館
 
全羅南道(寶城郡) ,
說到“綠茶”就是“寶城”,說到“寶城”就馬上想到“綠茶”。四季綠油油一片,以全國最大的茶園為傲的寶城,佔全國茶葉總栽培面積的34%、生產量佔37%。共有1,097個農家進行栽培,而茶葉加工企業就有90多家,寶城綠茶於2002年登記成為全韓國第一個地理性標示制第1號。為了突顯從百濟時代起寶城茶的歷史性,並確立茶文化及提升持續發展的寶城茶價值,費盡心思建立了韓國茶博物館。博物館建築物總共3層,每一層都有它的主題特性。一樓是茶文化廳,以圖表畫板與影像、透視化等方式,讓遊客們輕易了解茶的栽培及生產過程。二樓是茶歷史廳,以時代別展示的茶具,讓人一眼就能理解茶的發展史。在三樓則是教育與體驗空間的茶生活廳,這裡可以體驗到韓國、中國、日本及歐洲的茶文化,還展示著世界各地的茶具與各類展示品。除此之外,在茶製造工坊還可以親自體驗將茶葉製作城綠茶與餅茶的多種類的茶,從有關茶的理論開始到教育、體驗等,在茶博物館可以體驗到多樣化的活動。

孤石亭國民旅遊區
 
江原道(鐵原郡) ,
孤石亭於1977年被指定爲國民旅遊區,是新羅(西元前57年~西元935年)真平王(579年~632年在位)時所建,當時爲10坪(約合33平方公尺)多的二層樓閣,韓戰期間被毀,現在的孤石亭為1971年鐵原的權力人士重建。孤石亭之所以有名,與其說是因爲亭子本身,不如說是因爲河中心有一塊高10米的奇岩巍然聳立。孤石亭一帶是韓國境內獨一無二的玄武岩噴出地帶,登上孤石亭的岩石,呈「S」形彎曲的漢灘江和奇岩怪石盡收眼底。此地以泛舟、釣魚而聞名,禁止游泳。「鐵三角地」的參觀需事先提交申請後參觀孤石亭,方可根據時間參觀戰跡地。參觀對象第二地道~鐵三角展望臺~「鐵馬欲奔」的牌子和留有火車殘骸的月井里站~白馬高地上準備戰鬥的赤匪~勞動黨舍廢墟等,約需三小時三十分。購買門票後,戰迹館管理辦公室分發民統線出入證,然後隨管理人員乘車於固定時間分出發。在參觀戰跡地,感受分裂的痛苦後,可以在鐵原溫泉的池中洗卻疲倦,也可在孤石亭樂園中與孩子們共同享受遊樂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