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莉薇絲麗美麗城
 
京畿道(坡州市)
愛莉薇絲麗美麗城是以豐富多彩的韓國美容文化為概念來開發而成的複合式美容文化體驗館,美麗城以世界最大規模為傲,佔地約4500坪面積、擁有最多同時可容納2000多人使用的設備。美麗城的美容體驗項目採取事先預約制,有韓國式臉部按摩及皮膚管理項目、仿效韓流明星化妝、變身為圖畫中主角的把戲藝術照相體驗,及提供對皮膚膚質有益的食材而製成食物的自助式餐廳等,以合理優惠的價格使客人愉快享有多樣化的韓國美容文化體驗。

武陵溪谷
 
江原道(東海市)
以頭陀山與青玉山為背景形成的武陵溪谷,指得是虎巖沼開始至上流龍湫瀑布為止總長約4km的溪谷。流過巨大岩石間匯聚而成的武陵溪谷以可坐數百人的武陵盤石開始,經過三和寺、鶴巢臺、玉流洞、仙女湯等,到龍湫瀑布為止,形成令人讚嘆不已的美麗景觀。此地又稱為武陵桃園,高麗時代動安居士李承休在此完成了‘帝王韻紀’,由朝鮮時代三陟府使金孝元為其命名。奇岩怪石林立形成絕景,給人如臨仙境般的幻覺。朝鮮前期4大書法家之一蓬萊楊士彥的石刻,以及梅月堂金時習等許多詩人墨客共在此留下1,500餘首詩作。 

清風文化財園區
 
忠淸北道(堤川市) ,
* 清風文化財園區、卓越的自然環境與文化財*清風擁有秀麗的自然景觀及豐盛的文化遺產,但建造忠州壩時,清風面後山里、黃石里,水上面池谷里的村落與文化財曾陷入被水埋沒的危機。不過忠清北道廳從1983年開始,費時3年將淹沒的文化財,依原貌重新修復,建立了現今的文化財園區。 並在園區建有鄉校、官衙、民宅、石雕等43件的文化財,在4棟民宅中展示了1600餘件的生活用品。這裡有高麗時代所建的官衙宴會場所--寒碧樓(寶物第528號)與清風石造如來立像(寶物第546號)等兩件國家級寶物,另有進出清風府的關門八詠樓(忠北有型文化財第35號),朝鮮時代清風府衙門的錦南樓(忠北有形文化財第20號)、凝清閣(忠北有形文化財第90號)、清風鄉校古屋(忠北有形文化財第64號)等建築物與都護府時代府使與將帥的頌德碑、善政碑、烈女碑、功德碑等。在寒碧樓可以一眼盡收忠州湖美景,週邊還有飛鳳山、龜潭峰、玉筍峰、陵江九曲、錦繡山、丹陽八景、月岳山國立公園、山安堡溫泉等觀光景點。* 清風文化財園區的多個文化財與景點 ** 寒碧樓 (寶物第528號)高麗忠肅王 4年(1317),為紀念清風縣升格為郡而建的官衙附屬建築。1972年因洪水而倒塌,1975年才依原貌重新修建。本樓底部為石建土牆,在天然的基石上搭建圓柱,採收分取線方式(Entasis)的建築方式建成下方支柱與地板,上方樓房使用傳統柱心包系(使用栱包減輕支柱重量的建築方式)法呈正面隔為4間、側面3間的歇山頂(韓文稱八作)建築。樓閣的右方為正面隔為3間、側面一間的懸山頂階梯式翼廊(又稱耳堂,指緊貼大門的房舍)。* 凝清閣本建築用途不明,原建於寒碧樓左側,建造時間不詳,在明宗初期李滉(1501~1570)擔任丹陽郡守時始稱"凝清閣"。仁祖15年(1637),忠清監事鄭世規日記中有在此留宿的紀錄。高宗37年(1900),府使玄仁福曾重修此閣。原址位於清風面邑里203-1號,因興建忠州壩,於1983年在現址重建。2樓建築中,下層是以石頭糊土石所建,上層為正面3間、側面2間房的歇山樓房。建築物左側有木製樓梯,做為上下樓之用。* 錦屏軒 (忠清北道有形文化財第34號)這裡舊為清風府廳社的東軒(地方官員辦公之處)建築。清風在三國時代是沙熱伊縣,於新羅景德王時改為清風縣。高麗忠肅王時改為知郡事,朝鮮世祖時升為郡。顯宗初期改為都護府,高宗32年升為郡,1914年行政區域改制後訂為清風面。肅宗7年(1681)時府使吳道一所建,之後肅宗31年(1705)年由李喜朝重建,英祖2年(1726)時朴弼文重修,掛上了權敦仁親筆所寫的匾額。高宗37年(1900)府使玄仁福又進行全面整建。本位於清風面邑里203-1號,因建造忠州壩,1983年移至現址修復。是正面分為3間,側面3間的歇山頂房屋。又叫作明月亭,內懸掛了"清風館"的匾額。* 錦南樓 (忠清北道有形文化財第20號)原為清風府衙門,內掛有"都護府節制衙門"之匾。純祖25年(1825),清風府使趙吉源建造並懸匾。高宗7年(1870)府使李直鉉及37年(1900)年府使玄仁福都進行過重修,在1958年也有整修。原位於清風面邑里203-1號,因建造忠州壩,1983年移至現址修復。是正面分為3間,側面2間的八角形房屋,二樓的閣樓建在架高的石柱上。* 自然學習院花田 - 朝鮮菊、漢拏朝鮮菊、紫苑、馬蘭、鑽形紫菀花道 - 稻柳樹道、白躑躅花道、山躑躅花道、皋月杜鵑道、杜鵑花道* 清風後山里古宅本屋原為位於清風面後山面105號的民宅,因建造忠州壩,而在1985年遷址於此,是建於朝鮮末期的ㄱ字形歇山頂瓦房。以大廳地板為準,面向東南。大廳右側有2間房大小的對房(主臥房對面的房間),檐廊架高,下面放了炕灶以取暖。大廳的左側有起居室,在大廳的左後方設有專門祭拜的房間。房屋內部架構很特別,是韓國中部地區普遍可見的民宅類型。* 清風道化里古宅本屋原為位於道化里的民宿,因建造忠州壩於1985年遷於此地,是建於朝鮮末期的ㄷ字型廡殿瓦屋。中間有三間房大小的大廳,左側邊間有兩間房與兩間房大小的廚房,內有圓竹製的煙囪及在窗邊燒松明子的照明設施,是在太白山脈一帶山地民宅可以見到的特徵。從移動前的痕跡可以推斷出前方另有一間倒座房,原房舍的配置應該是口字型(類似四合院)。* 清風黃石里古宅本宅原為在清風面黃石里164號的民宅,因建造忠州壩於1985移至此地重建。房室的構造分為內房(正房)與外房,內房為正面4間、側面2間的歇山頂瓦房,為朝鮮末期的建築,從左到右分別是廚房、主臥房、起居室與客廳。主臥房與起居室前有一長檐廊,廚房與廚房分開在兩旁。檐廊、與客廳到廚房間方柱的名字都很特別。外房為正面3間、側面1間的草房。位於清風文化財團地勿台里到堤川約10km的路段,因為忠州壩的建設,打造了清風湖畔新都市,蜿蜒於5座美麗的錦繡山峰的山間道路,沿著此路一邊可以看到錦繡山的奇岩怪石,一邊可以盡享忠州湖的湖光景色,是非常適合乘車兜風的路線。另外在清風湖造填後所種植的樹木開始開花後,也成為受歡迎的賞櫻名勝。在櫻花盛開的4月中旬,會在清風湖畔舉行櫻花慶典活動。於清風湖畔櫻花慶典開始的前一晚,會有燃燈遊行和龍神祭,主要活動分為上下午,會舉辦各邑、面的民俗競技與體育比賽,是市民交流的園地,而其他活動還有櫻花寫真大賽,以及在地飲食試吃空間,讓大家可以嘗嘗地方美味。* 連理枝與連理木很靠近的兩棵樹,經過漫長歲月漸漸結合成一顆樹的現象稱為連理。因為兩者合而為一,常被用來比喻男女間堅定的愛情,也被簡稱為"愛情樹"。如果是樹枝長在一起叫連理枝,根長在一起即為連理木。連理木偶可見到,但是連理枝就很稀少了。不只是樹枝不易有機會與其他樹碰到,就算相遇也常因風的吹搖而無法相連。在中國傳說中常說比翼鳥與連理枝,雌雄比翼鳥的眼睛與翅膀各只有一隻,所以必須比翼齊飛。連理枝雖是兩根樹,但樹枝相連紋理相通,意指男女之間情深意重。唐朝詩人白居易於描寫唐玄宗與楊貴妃悲戀的長恨歌中就寫到"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石造如來立像(寶物第546號)此佛像高341公分,就石刻方式來看應是統一新羅(約西元10世紀)的作品。佛像面容飽滿慈悲,厚實的雙頰上人中清晰,雙耳及肩。脖子刻有三道紋路(意指佛家三道),左手扶地。身披通肩衣(蓋於兩肩的法衣),內著內衣打結於腹部,法衣呈V字形層層落在法座上。1093年從興建忠州壩埋沒的清風面邑里,移至此地修復。在堤川遺物展示館附近6km遠處,是KBS大河戲"太祖王健"的水上拍攝場地,佔地約3,967m²(1,200餘坪)的腹地上,重現了水軍官衙4座、民宿4座、望樓(觀景樓)、船舶等古時高麗開城、禮成江、碧瀾渡港口等場景。而2km遠處的清風湖畔則有噴水秀(最高可達162m),在財團地裡也可以觀賞到幻想般的噴水表演。

觀門寺
 
首爾(瑞草區) ,
觀門寺位在首爾市瑞草區牛眠洞牛眠山底下,是首爾地區佛教佈教的重要寺院。1993年開始建設,經歷5年餘,於1998年10月完工。樓地板面積為6,700餘坪,地下4層樓、地上7層樓,是將現代與傳統融合的佛教建築。寺院內有許多先進設備,同時院內還充滿了佛教、文化、學術的氣息。 觀門寺位在牛眠山(海拔293m),因山長的像一隻臥倒的牛,因此命名為牛眠山。寺院正是位在牛眠山的「吉地」裡。山中清澈的小溪與泉水以及蒼鬱的森林,許多生生不息的動植物與觀門寺相伴,成為最佳的修養靜地。

鳳凰台
 
慶尙北道(慶州市) ,
鳳凰台是位於路東洞古墳群的新羅古墳。其他古墳大多依據地名或出土遺物而命名,而鳳凰台卻沒有用表示墳墓的陵、冢等名稱。取名“鳳凰”是因為有與王建相關的傳說。 傳說,正在等待新羅自行滅亡的王建從一位風水家那裡聽到了與新羅滅亡有關的故事。風水家說,新羅的地形與船的模樣相似,只要刮風就會有起來的形勢,必須使船完全沈沒才能推翻新羅,並請求親自到新羅去。王建同意後,到達新羅的風水家來到新羅王的面前,說新羅的地形像鳳凰,現在鳳凰要飛了。正在擔心國家形勢的新羅王問了一下對策,於是風水家在首爾長安裡建造了像鳳凰卵一樣的山,並說鳳凰下了卵走不了了。新羅王覺得風水家的話好像正確,便建造了無數古墳。但這其實是在船上裝載眾多行李,使其觸礁的景像,之後新羅便滅亡了。 墳墓的直徑為82m,高22m,雖是一座墳墓,但給人的感覺是一座後山。雖然根據墓的規模可以推測是王的墳墓,但沒有進行挖掘,還無法確定真相。

韓國人參公社高麗人參莊한국인삼공사 고려인삼창
 
忠清南道(扶餘郡) ,
韓國人參公社下經營的高麗人參莊是專門制造生產高品質紅參品牌"正官莊“的工廠,在這裡可以體驗和學習高麗人參的優秀性、紅參加工制造的過程,以及識別紅參的方法等。 擁有250坪規模的人參博物館是匯集了提供了解人參歷史、人參栽培、體驗空間、人參制造、人參產業以及企業歷史的多功能區域,這裡不僅展示著韓國國內出產的高品質人參樣品,而且來自其他國家所出產的人參樣品也在此展示。遊客在此觀覽和見學的同時還可以採購當地出產的高品質紅參產品。

始興河溝生態公園
 
京畿道(始興市) ,
始興河溝生態公園是京畿道唯一可看到內灣泥灘與舊時鹽田的美麗公園,在此能觀察火雞、鹼蓬、海蓬子等鹽生植物,以及招潮蟹、厚蟹等潮間帶生物。 始興河溝因為擁有優美的風景與良好的生態環境,被列為始興市的1級生態環境保護區,2012年2月更被指定為國家海洋濕地保護地區。

慶州武烈王陵、太宗武烈王陵碑
 
慶尙北道(慶州市) ,
新羅第29代王太宗武烈王(金春秋,在位654∼661)的陵墓,坐落於慶州西北仙桃山之南方丘陵末端。金春秋是新羅中代第一個以眞骨(新羅時代的血統等級,指父母其中一系有王族血統)身份登基的王,與中國(唐)聯合併吞了百濟,為統一大業打下基盤 ,但未能完成統一就不幸去世。 陵墓的周長114m,高8.7m,是比較大規模的陵墓,陵墓下方堆有天然的石塊,但現在都被土所覆蓋。在陵墓東邊有座石碑及石龜底座,石碑上刻有"太宗武烈大王之碑"的字樣,是武烈王的次子金仁問所題,讓後世知道這是武烈王之陵墓。

山房山
 
濟州道(西歸浦市)
位於濟州島西南部聳立在平野地上的山房山,是個視野良好的鐘狀型火山。 熔岩圓頂丘南側峭壁高150~300公尺,發育出大小不一的風化穴、崖椎。在海拔150公尺處,長約10公尺、寬高約5公尺稱作山房窟的一個海蝕洞窟,面向海邊且相當具有特色的景觀是瀛洲十景之一。山房山入口左側為山房寺,右側有普門寺寂滅寶宮,在這兩個寺院之間順著石階走上去還有個山房窟寺。山房山前方路邊設有煙臺,煙臺的作用在於政治軍事上,利用火炬和煙傳達急訊的一種通信方式。煙臺跟烽火臺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差異,但煙臺主要設置在丘陵或海邊地區;烽火臺則設在山頂上,白天以煙當作信號;晚上則以點火炬來作區分。 學者們推測,在朝鮮世宗19年(1437)間,是為了防止倭寇入侵而設置煙臺,但歷經1950年韓國戰爭而逐漸消失,現今只留下煙台的基石部分而已。山房山因山勢相當高又近海,可觀賞山頂被雲層環繞等優美景觀,另外各山面的山麓間可觀賞到截然不同的氣候特徵。因這樣特別的氣候賦予火山草木獨特的特徵,以植物學的觀點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保育地。山頂上楠木、肉桂、木薑子等常綠樹林鬱鬱蔥蔥,特別在岩壁上的淮楊木等稀有自生植物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182∼5號,在山房山調查出的維管束植物有79科186屬201種3變種31亞種,共有255種。* 標高395.2m/比高345m/周長3,780m/面積988,332㎡/底徑1,314m

法輪寺(龍仁文殊山)
 
京畿道(龍仁市)
位於京畿道龍仁市文殊山山麓的法輪寺是觀音聖地許願祈禱的道場。現在包括大雄寶殿在內,還有極樂寶殿、觀音殿、比丘尼禪院、三聖閣、祖師殿、梵鐘閣及寮舍齋等佛殿軒昂坐鎮維持如法。以釋迦牟尼佛像放大3倍比例來製成的石窟岩重達53噸,左右補處侍奉的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佛像也有33噸重。相侖大師說:法輪寺是比丘尼高僧們的禪地,也是兩千多萬名佛門弟子向觀音祈願的聖地。玄巖方丈大師赴任之後,為了使法輪寺被列為龍仁市的代表寺剎,不斷地投注心力以及絕不停歇的每日向上蒼祈求,現今法輪寺也順利成為京畿道文化財產資料第145號,仍保留著統一新羅後代的三層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