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敞申在孝古宅
 
全羅北道(高敞郡) ,
這是集板索里為大成、留下卓越國文學識足跡的桐里申在孝(1812~1884)古宅,古宅正後方是板索里博物館,後院緊鄰著桐里國樂堂(桐里為申在孝之號)與牟陽城(1453年為抵抗倭寇所建的自然石城郭,別名高敞邑城)。被指定為重要民俗資料第39號的申在孝古宅建於1850年,現在留下正面5間、側面2間規模的舍廊齋與梧桐樹、水井等。 擁有板索里理論家暨演奏家與廣大(古時板索里等藝人統稱)指揮家稱號的申在孝,誕生於1812年的邑內里,為申光洽1男3女中的獨子。桐里申在孝最初並非說唱藝人,而是出身富裕之家。他以從父親手中繼承的財富為基礎,讓家財興旺的同時,並傾注所有與他人不同的熱情於板索里上,而他就如同桐里歌詞所吟唱的“城裡建造亭子 / 亭子旁有葡萄藤架 / 葡萄旁是蓮池...”一樣風流好客。桐里晚年居住在這座宅邸裡,以嗓音教導眾多弟子並培養出數位名唱,還編著了兔子打令、朴打令、沈清歌、赤壁歌、春香記、Garoojigi打令(打令是韓國傳統小調的一種)六大板索里辭說。六大板索里戲曲中的Garoojigi打令(卞鋼鐵打令)因內容太過於淫穢,說唱藝人大都不願意吟唱而造成曲調失傳,至今只剩五大戲曲流傳下來。 申在孝古宅於1979年完成補修、清理,為緬懷申在孝而於古宅後方設立由高敞郡管理經營的桐里國樂堂。參觀古宅的時候,從國樂堂飄出的板索里旋律不斷在耳邊回蕩。古宅庭院一角的水井後方牆邊豎立了他的歌曲碑,碑上刻著與桐里息息相關的逸話之一<桃李花歌>的歌詞。這是申在孝的弟子兼情人的陳彩仙在獲得大院君認可進入雲峴宮擔任妓生而不能回來之後,其於思念佳人時所刻。板索里研究學者認為桐里是‘耳名唱(可以解釋為知音,非常享受聽板索里,對於板索里有正確的理解與知識,並能徹底欣賞的人)’,雖然無法實際吟唱,但以他對聲音的理解進而編撰辭說與調整聲音的和諧,可以說是非常具有音樂素養的人物。若想繼續探究申在孝的足跡,可前往桐里國樂堂。位在古宅正後方的國樂堂是為了紀念申在孝與發展國樂而設立,目前教授伽倻琴、板索里、民謠、農樂等。

聖母庵
 
全羅北道(金堤市) ,
被指定為傳統寺廟第111號的聖母庵,是位於全羅北道金堤市萬頃面火浦里43號維仰山的韓國佛教曹溪宗寺廟。聖母庵的由來可追溯回1562年朝鮮時代,全羅北道有名的僧侶震默大師(1562~1633)的母親過世後,為了以後自己與姊姊們離開人世後,母親仍能長久有人祭拜而將母親的墓供奉在聖母庵。母親的墓位於風水位,就算以後沒有子孫了仍然會有人來祭拜。至今為止,仍然有許多人為了實現願望而來到此地向震默大師的母親致意。震默大獅母親的墓淡雅而有氣派,墓碑的牌位上寫著“震黙大聖師尊妣之墓”。

韓國道路公社樹木園
 
全羅北道(全州市) ,
結合自然與人類的韓國道路公社樹木園位於湖南高速公路順天起點170.38km支點、海拔20~30m,溫帶等壓線經過較溫暖之處。為韓國道路公社所營運的非營利樹木園,除高速公路過路者外,也免費開放給所有旅客。為修復1972年建設高速公路後遭到毀損的自然環境,以生產供給樹木與草地的苗圃出發,自1983年起開始收集植物,1992年正式對一般民眾開放,目前每年有超過20萬名的旅客來訪。 樹木園目前保有186科、3,210餘種的植物,並規劃濕地園、教材園、溪流園、木槿花園、野草園、竹林園、一般植物園、藥草園、南部樹種園、玻璃溫室玫瑰園、岩石園等12個主題園區,作為教育、學習、觀察用地。藥草園有韓國山野中野生的450餘種藥草棲息生長,被韓醫學系與藥學系學生們作為實習場地使用。全韓國唯一的雜草園在農田、旱地、果樹園、林野等地有260餘種雜草生長。南部樹種園展示從南部海岸地區或島嶼地區收集而來的植物,15m寬的北邊樹牆有助於阻擋冬季北風,幫助樹木渡過寒冬。此外,保有各種植物的樹種,並營運有兒童夏季植物學校、天然染色體驗等課程。  

全州站
 
全羅北道(全州市) ,
位於全州市西老松洞的全州站,於1914年11月17日作為一般車站開始營運,於 1978年3月23日被遷移至全羅線北全州-新里間的都市外環區,至1981年5月25日才被遷至牛牙洞現址,並建了新車站。全州站每天平均有6千多名乘客利用,並作為行政、教育、文化、交通的中心地帶,發揮著重要作用。

德川書院
 
全羅北道(茂朱郡) ,
位於雪川面Inam村小山坡上的德川書院是供奉朝鮮第10代國王燕山君時代,因戊午士禍遇難的金驲孫,以及他的後代金致三,金亨(音)的地方。1498年,在編寫《成宗實錄》的時候,金驲孫將金宗直的文稿《吊義帝文》收入,影射世祖篡位,惹怒燕山君而被處斬。後來中宗時代將其恢複名譽,並賜予文愍的稱號。德川書院建於1919年,院內立有德川祠和功課碑。 ​

崇林寺
 
全羅北道(益山市) ,
新羅景德王(742∼765)時期興建的寺廟,包含代表性建築普光殿在內總共有6個建築物。其中被指定為寶物第825號的崇林寺普光殿內部有毘盧遮那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三尊佛,以及供奉佛像上壇後面掛著的佛教繪畫後佛幀畫。進入崇林寺入口路上有不知名的樹木及鳥叫聲,見到浸濡小道的小溪谷,還沒進到寺廟內就馬上能感覺到身心被淨化了。

茂朱寒風樓(무주한풍루)
 
全羅北道(茂朱郡) ,
有湖南第一樓美譽的寒風樓,與全州的寒碧堂、南原的廣寒樓並稱「三寒」。寒風樓確切的建築年代已不可考,但於壬辰倭亂(1592)時遭日軍焚毁。宣祖32年(1599),時任茂朱縣監的林懽因喜愛寒風樓的兄長林悌入夢相求而重建此樓。1783年,由當時的茂朱縣監林重遠重新修繕。寒風樓為歇山頂的雙層樓閣,規模下層正面3間、側面4間,上層正面三間,側面2間。目前僅開放於附近參觀,禁止登樓,周邊另設有近鄰公園與運動設施。

茂朱九千洞觀光特區
 
全羅北道(茂朱郡) ,
茂朱度假村與鄰近一帶,於1997年1月18日被規劃為觀光特區。茂朱度假村坐落於全羅北道茂朱郡雪川面德裕山,占地220萬坪的茂朱度假村是提供旅客一年四季可以闔家來此休憩的山岳型特級飯店度假村。內部設有家庭飯店、國民飯店,為訪客打造一個能安樂休閑娛樂的棲息地,訪客除了能充分休息之外,還能在清新的環境下進行網球、登山、MTB、騎馬等多種休閒運動。此外主題購物街、美食街等各種便利設施也為遊客營造出一個能放鬆心情的環境。茂朱九千洞溪谷位於全羅北道茂朱郡雪川面的茂朱九千洞溪谷,流淌於德裕山國立公園北邊70里處,包含溪谷入口的羅濟通門,以及周邊的隱龜岩、臥龍潭、鶴巢臺、水心臺、九千瀑布等,被合稱為九千洞33景。夏天沁涼的溪水讓三伏暑熱為之一消,秋季則整座山頭遍染楓紅,冬季靄靄白雪覆蓋全山,四季皆能見到各色風情的迷人景致。

威鳳瀑布
 
全羅北道(完州郡) ,
威鳳瀑布位於全羅北道完州郡所陽面大興里威鳳村。威鳳瀑布名稱來自於威鳳山,其聚集了威鳳山南邊的水後,從東北方高處河流宣洩而下。瀑布上層約50m,下層約20m,是兩段式瀑布,因而有兄弟瀑布的別名。 瀑布周圍有獨特造型的石頭與蔭鬱的樹林,景色非常優美,獲選為全州8大美景中的一景。

望海寺
 
全羅北道(金堤市) ,
就像是蓋在削掉的鳳山頭,位於奇岩怪石的絕壁上,放眼望去是一望無盡的大海,因此稱為望海寺。萬頃江下游與西海交界處,能遠眺古群山列島,位於此處的望海寺,有著與久遠歷史不相稱的簡陋規模。百濟時期642年(義慈王2年)浮雪居士(韓國三國時代於金堤一帶活動的僧侶)來到此處建立佛寺並傳道,但之後佛寺地基傾倒沉進海底。朝鮮時代1589年(宣祖22年)震默大師(1562~1633,朝鮮後期金堤出生的僧侶)再次建造了望海寺樂西殿(全羅北道文化財資料第128號),ㄱ字型的建築物前有間突出來的部分有木製地板(Maru),後面掛著近幾年來做的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