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方茶療體驗場<br />
 
忠淸北道(堤川市) ,
用一杯茶靜養身心 茶療,顧名思義就是用茶來養病和保健的療法。遊客可在這裡品嘗各種用韓藥材制作的茶,還可以通過芳香療法來檢查健康狀態。芳香足療和韓方茶制作等活動也深受人們喜愛。

釜山慶南Let's run Park
 
釜山廣域市(江西區) ,
釜山慶南賽馬公園為支援2002年釜山亞運和地區經濟活躍化等休閒文化而建立。釜山慶南賽馬公園身為韓國馬事會地方化時代的先導者,2005年9月開場的綜合休閒運動鎮。位在釜山、慶南交界帶,腹地38萬坪,同時可以容納3萬名觀眾的觀覽台和多樣化設施,賽道3面、停車場等設施。比高速公路還寬廣的賽道上奔馳的賽馬之速度和快感,讓在場的觀眾瞬間壓力釋放,是讓人充滿活力的地方。每週五、六、日12場以內的賽馬(週六、日轉播首爾賽馬),此外還有生態公園、兒童乘馬場、全國最大規模的溜冰場和自行車勝地,四季盛開的花田等多樣化設施的賽馬公園,同時具有家族公園、休閒空間、遊樂公園功能,是釜山慶南地區週末活動的好去處。

實相寺
 
全羅北道(南原市) ,
實相寺於新羅興德王3年(828年),證覺大師在實相禪門開山的同時,也創建了實相寺,這是屬於九山禪門中的一派。聽說如果這裡不建立廟宇的話,韓國的浩浩正氣將會流向日本,所以根據風水地理之說,在此地設立廟宇。丁酉再亂時,實相寺幾乎全毀,於朝鮮肅宗26年(1700年),再度重建。但在高宗19年(1882年)時,又毀於一場大火之中,僅部份建築倖存保留。寺內珍藏的統一新羅時代作品國寶第10號百丈庵,是高約5公尺的三層石塔,還有其他11多件的寶物。是目前單一寺廟中,擁有最多地方文化財的廟宇。寺院不位在山間,而是在廣闊的田野中,被蒼鬱的林木環繞著。寺廟入口有一座彎月型的解脫橋,過了拱橋之後,就能看到韓國傳統守護神的石像。

萬景臺
 
江原道(東海市) ,
萬景臺位於東海市廳東方1km左右的東海岸邊,矗立在龜尾山後山53號城山峰上,朝鮮時代光海君5年(西元1613年)時,由金勳建造。之後在風浪的侵蝕下損毀,60年前由三陟金氏們修復。登上亭子望向東方,就能將一望無際大海上波浪拍打的樣子盡收眼底。 金勳字元忠,號新堂,官拜通訓大夫司僕寺僉正,為悉直郡王渭翁的第17世孫,父君梧山良弼公曾在西元1510年(中宗5年)三浦倭亂時建功。新堂公金勳品性聰穎不凡、為人辦事正直。1613年(光海君5年)時返鄉,居住在桐淮里(新塘村)並建造了萬景臺,享受風光的同時,與海鷗相伴釣魚渡日。 東邊是沒有邊際的東海,北邊長長的海岸有著約10里的翠綠松林,與背後宏偉的頭陀山一塊兒在眼前展開,箭川江潺潺的流過高聳的懸崖下。萬景臺與三陟的竹西樓合為雙璧,詩人墨客絡繹不絕。1660年(憲宗1年)府使許穆欣賞此處後稱之萬景,1796年(正祖20年)府使俞漢專在此吟詩並留下了匾額。1872年(高宗9年)重建亭子,海石李敦相在亭子後面掛上萬景臺的匾額,公判金元植寫下了上樑文,漢城府尹李南軾加上了“海上名區”的牌匾。1924年再度重建亭子,名儒學家洪政鉉寫下上樑文,當代名書法家玉藍韓溢東在亭子正面掛上了萬景臺的匾額。現在的萬景臺由三陟府使公松亭宗總會後孫保存管理。

秋月山
 
全羅南道(潭陽郡) ,
*全羅南道5大名山-秋月山* 與潭陽邑距離13km的秋月山(731m)是全羅南道紀念物第4號,亦是全羅南道5大名山中之一。樹林茂盛,又充滿奇岩怪石,向上豎立的石壁們就像城牆一般包圍整座山,僅西邊有方便通行的道路。從潭陽邑看秋月山,形狀好似一位躺著的和尚,從古至今一直是座名山,山上除了有藥草,更長有珍貴的蘭花。 秋月山下半部坡度較為平緩,老松樹們緊密地排列著,每到夏天便成為最佳的避暑勝地。 *秋月山的重要看點* 在抵達上峰以前有個名叫菩提庵的山寺,從秋月山山頂往下眺望可以看見潭陽湖和整片的風景,都是旅客來到秋月山不可錯過的景點。

松界溪谷
 
忠淸北道(堤川市) ,
自月岳山山麓綿延而來的堤川松界溪谷,溪水就如同水晶一般透明清澈、周圍各處皆是諾大的岩石圍繞著。從溪谷內看去,月岳靈峰看起來就像是一片聳立的屏風。此外,溪谷內還有自然臺、月光瀑布、鶴巢臺、望浦臺、水境臺, 八娘沼等就連名字都很優美的美麗風景。

毘盧寺
 
慶尙北道(榮州市) ,
毘盧寺是座落於小白山毘盧峰南端山麓的山寺,為680年(文武王20年)義湘大師所興建的新羅古剎,至今仍保有佛像、幢竿支柱等遺物,述說著此寺廟悠久的歷史。毘盧寺入口左側佇立著榮州三街洞幢竿支柱,為新羅時代興建而成,高4.8m,兩根支柱互相對望,兩支柱內側平坦,而前、後面的柱角與中心部位刻有條紋。此外還有支撐用的竿臺石與插竿用的洞口,整體結構非常縝密。 走進毘盧寺內,烏龜石雕上佇立著石碑,十分引人矚目,此即為眞空大師普法塔碑。真空大師為新羅王孫,進入伽倻山出家為僧。937年(太祖20年)晉見高麗太祖祝賀後三國的統一後圓寂辭世,因此太祖追封真空師號,並於毘盧寺興建普法塔碑。 此外,榮豊毘盧寺石阿彌陀與石毘盧舍那佛坐像為新羅末期9世紀後半所興建的佛像,石毘盧舍那佛坐像從其端正的身軀、圓潤的臉龐、生氣勃勃的肩膀線條等可看出其描繪著實際人間的面貌。石阿彌陀佛特徵亦與石毘盧舍那佛坐像類似,可知出自同一匠人之手。 毘盧寺珍藏著這般珍貴的文化遺產,除了小白山毘盧峰的壯麗景觀外,也增添旅客到訪的樂趣。 *主要文化財 - 榮豊毘盧寺石阿彌陀與石毘盧舍那佛坐像(寶物第996號)、三街洞石造幢竿支柱(地方有形文化財第7號)

南海錦山
 
慶尙南道(南海郡) ,
位於慶尚南道南海郡尚州面尚州里的南海錦山是閑麗國立公園內唯一的山林公園,被許多奇岩怪石覆蓋。1974年12月29號被指定為慶尚南道的第18號紀念物,2008年5月2號被升格為第39號名勝。這裡從二東面福谷開始到錦山8座山峰之間建有公路,附近還有尚州海水浴場,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  

國立女性史展示館
 
京畿道(高陽市) ,
女性史展示館是韓國第一座以女性歷史為主題而成立的展示館暨文化空間,2002年12月9日開館於首爾大方洞。2014年9月1日轉移至京畿道高陽市,新址運用高科技與數位媒體來做展示,將過去的歷史文化與現代做結合。 固定展示室將韓國古代至近現代歷史洪流中,女性歷史的發展與人物做介紹。企劃展示室則提供更深層的女性史相關資料。本館除了分析過去的女性資料,更致力於推廣教育項目、開設無年齡區分的演講課程,擴展社會平等概念及女性史的認知。

密陽演劇村밀양 연극촌
 
慶尙南道(密陽市) ,
位於慶尚南道密陽市的“我們戲劇研究所-密陽演劇村”(舊 月山小學)建於1999年,是有李允澤藝術導演主導的演習團體在此開發修建的,擁有500個席位的林中劇場,120個席位的室內劇場,週末劇場等,每年將定期在週末劇場上表演40~50次的精彩表演,遊客來此不僅可以親自觀覽各種表演,而且還能和演員做近距離交流,還可以參觀這裡的特色舞台制作所、服裝間、企劃室、錄音室、練習室等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