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城站
 
全羅南道(寶城郡) ,
寶城站是位於慶全線上的火車站,最早作為普通站開始營業,有無窮花號在此停靠,主要業務為輸送旅客、貨物與售票。寶城位於全羅南道南部中央,受到海洋性氣候影響,為知名的綠茶產地。

南平文氏本里世居地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 ,
本處原為佛教寺院,後來南平文氏家族遷居至此。遷移之後經歷了一翻整頓,將道路拓寬,並落成新居。 現在世居地上保有九棟房屋建築、兩處涼亭,同時路邊保有矮石牆。壽峰精舍為此地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能夠接待客人,又可作為家庭聚會的場所。廣居堂則為學生們學習學問與教養的學堂。仁壽文庫裡收藏有1萬餘卷的圖書與寶物,經過持續地收集文書,規模擴大,現也做為鄰里之間閱覽圖書的場所。

江景玉女峰
 
忠清南道(論山市) ,
江景玉女峰名列論山八景之一,山頂的松齋亭與烽火臺視野極佳,可俯瞰江景市區與錦江一帶的景色。於玉女峰的涼亭上遠眺,四面八方毫無遮蔽物,相當開闊,能將整片論山平原一覽無遺。而扶餘與益山的風景如畫卷般在眼前一一展開,平原與河流相映成趣,遠方的山靜靜佇立,優美的風景令人聯想到美麗的水彩畫。 過去這裡山下的河水特別清澈,山上林木鬱鬱蔥蔥,四面八方皆是寬廣的平原,景致美不勝收。也因此流傳著天庭的仙女於月圓時特地下凡,在此賞景沐浴的傳說。 位於玉女峰的烽火臺,是接收全羅北道益山的廣頭院山的消息,與皇華山城、魯城烽火臺等地聯絡之用。而松齋亭下方即為韓國最早的浸信會禮拜處遺址,是知名的聖地巡禮景點。

淨水寺
 
全羅南道(康津郡) ,
淨水寺是位於全羅南道康津郡大口面龍雲里天蓋山上的寺院,其也被指定為全羅南道第101號的有形文化財,內有大雄寶殿、羅漢殿、鐘閣、山門(大門)、寮舍寨等。而在淨水寺的大門外,有著名的壬辰倭亂決戰地,往南邊3公里處還有高麗青瓷陶窯遺址──堂田里。

廣寒樓
 
全羅北道(南原市) ,
位於南原市川渠洞的廣寒樓,是於1638年(仁祖16年)重建的朝鮮代表樓閣。廣寒樓原名廣通樓,於1419年由被貶謫至南原的名丞相黃喜所建。1434年重修時,當時的河東府院君鄭麟趾藉月宮嫦娥居住的宮殿「廣寒清虛府」之名,將樓名改為「廣寒樓」。因出色的建築技藝,與密陽的嶺南樓、晉州的矗石樓、平壤的浮碧樓並稱韓國四大樓閣。廣寒樓整體為正面5間、側面3間的歇山頂建築,被列為寶物第281號。而廣寒樓與一旁的池塘、方丈亭、瀛州閣等整片庭園被稱為「廣寒樓苑」,名列名勝第33號。

德周寺
 
忠淸北道(堤川市) ,
* 新羅最後一位公主-德周公主所建之寺-德周寺 * 德周寺隸屬於大韓佛教曹溪宗第五教區的法住寺,雖有建於新羅真平王9年(西元586年)之說,但創建者和具體年代卻無從考證。 相傳寺院本命名為月螢山月岳寺,新羅最後一位公主-德周公主與麻衣太子一行到訪過後,便將寺廟改名為德周寺,寺院所在的山谷命名為德周谷。當時所建的寺廟前方立有寶物第406號德周寺磨崖佛,後於韓戰時期被毀壞。目前的寺院距離原寺址1.7公里處,是於1970年進行重建的。 寺院的入口立有男根石,由此可見當時社會對男性的重視。在西側山丘的山腳下建有四座浮屠和長台石。韓戰時期被燒毀後,智岩和尚重建了5間因法堂,1985年性珠和尚重建了目前的法堂,並將因忠州大壩淹沒於水中的高麗時期-藥師佛遷移至此。 * 德周寺的特色與傳說 * 雖然德周寺曾擁有磨崖佛保護室、牛公塔、三層石塔、尞舍等,但於1951年12月發生戰亂,迄今僅剩磨崖佛像、牛公塔、三層石塔保存了下來。起初這裡的堂宇僅有法堂和尞舍,不知從何時起,一座牛塔和四座朝鮮時代的浮屠卻出現在了寺院中。關於牛公塔有此一傳說,據說德周寺曾因僧侶過多,而決定另建一座附屬建築。就在此時,一頭健壯無比的黃牛出現將木材運至目前磨崖佛所在的岩石下方,於是眾人便在那裡建造寺院,並在黃牛死去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牛塔。

栗浦海水浴場
 
全羅南道(寶城郡) ,
風景怡人的栗浦海水浴場,擁有寬60公尺、長1.2公里泛著銀光的沙灘,以及樹齡達百年的松樹林。海水浴場位於無公害清淨海域得糧灣一帶,可看到清澈的海水與美麗的海岸風光。乍看之下,這裡不過是個海岸有許多小漁船零星停靠的平凡小漁村,但隨著寶城大韓茶園等成為知名景點,連帶造訪栗浦海水浴場的遊客也逐漸增加。1991年這裡被指定為國民旅遊區,設置了各種便利設施。不僅有全韓國唯一的海水綠茶溫泉湯,還有佔地9,917平方公尺(3,000坪)的人工海水游泳池,成為家庭旅遊、避暑的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