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 首爾比利時領事館
 
首爾(冠岳區) ,
南首爾美術館為首爾市立美術館的分館,於2004年9月2日正式開館。美術館建築的前身為比利時領事館,僅進行必要的維護而不大改動,盡全力原汁原味地保存原始建築,包括古典主義愛奧尼柱式的柱子與壁爐等,打造出現代美術與1900年初期西洋古典式建築交流、對話的展覽空間。 被列為史跡第254號的舊比利時領事館竣工於1905年,當時位於首爾的會賢洞。由於市區再開發工程之故,於1983年遷至現址重新修復。1970年商業銀行(今 友利銀行)買下整棟建築的產權,而後於2004年5月,免費租借給首爾特別市作為文化藝術支援工程的一環,將這裡重新打造為公共美術館。 舊比利時領事館建築總面積佔地1,569.58㎡,為地下1層樓、地上2層樓,擁有屋頂閣樓的洋樓。地下1樓為美術教育區,1樓與2樓則為展覽室與辦公空間,建築外部則是由草坪與樹木妝點而成的戶外雕刻公園。首爾市立美術館南首爾分館以企劃特展為主,也針對兒童與青少年推出兒童美術教室與寒暑假美術特別講座等美術教育課程,持續為推動首爾的美術教育奉獻心力。

堤川韓方EXPO公園
 
忠淸北道(堤川市) ,
為了增進民眾與觀光客對韓方文化的理解,並傳遞傳統醫藥的重要性,因而設立了堤川韓方EXPO公園,提供教育、文化、休閒等複合式空間。有韓方生命科學館、藥草販賣部、國際發酵博物館、韓牛廣場等多種設施,千萬不要錯過喔。

楊口生態植物園
 
江原道(楊口郡) ,
楊口生態植物園作為南北韓之間的生態複原中心,佔地面積18萬914平方米,投資31億韓元,建成於2004年6月。由於它位於韓國的最北端,各種韓國本土品種的稀有物種均可在此看到,其中主要有大岩山龍沼、項蓮莢等400多種珍貴植物。整個園區大體可分為植物園地區、天然林地區、設施集中地區等六大區域,特別是在植物園地區,可以看到在非武裝地帶和楊口一帶生長的高山植物及北方植物。此外,園中設有散步路、藥用植物展示場、秧苗場、溫室展廳等設施,並為彌補植物園內過於靜谧的不足,引入了小溪的流水建造了溪流、濕地地區,在此可以聽見潺潺的流水聲。

慶尚北道樹木園
 
慶尙北道(浦項市) ,
慶尚北道樹木園建於1996年,此後不斷的進行面積擴大,截止到2005年6月,已由最初的55ha達到了3,222ha,是亞洲面積最大,世界面積第二的樹木園。這裡種植著很多稀有樹種和特產品種,共有1,510種,179,226株,並且按著樹木的特性,分為高山植物園、菖蒲園等24個園區,是一處絕佳的體驗自然、學習及研究的空間。 * 設立目的 地域特色鄉土樹種保護保存,及通過科學研究發展山林文化,進行自然教學 * 規模- 3,222ha(9,746,550坪) * 擁有的種類 - 1,510種179,226株(木本 694種 85,493株/草本 816種 93,733株) * 植物園介紹 1) 高山植物園 位於高山上,主要種植適合高山生長的樹種,有稀有樹種紅皮雲杉、真柏、朝鮮冷杉、獐耳細辛、紅豆杉、龍膽、羊茅、低矮薹草等 2) 郁陵島自生植物園 主要種植郁陵島自生的植物,有朝鮮五角楓、白丁香、栒子屬、濱柃、郁陵雉子筵等 3) 食用植物園 食用植物園主要種植著短果茴芹、與黃鹌菜、桔梗、茖蔥、山韭等,這些植物都是在山間或田野自然生長出來的,可直接食用 4) 水生植物園 利用東西兩側的山陵及其中間呈Y型的溪谷部分,種植水生植物,主要有菖蒲花、香蒲、金蝴蝶花、龍膽、落葉鬆等,有些植物也可藥用 5) 芳香植物園 位於樹木園西部,主要種植花或者葉子可以散發出香氣的樹木,有三千裡香、秦椒、橄榄等 * 園區介紹 1) 主題庭院 - 一年四季均可欣賞到綻放的花朵,按季節對花進行分類種植 2) 菖蒲園 - 蓮花池和菖蒲園位於樹木園的中心,裡面種植著菖蒲花、金蝴蝶花、朝鮮鸢尾等 3) 針葉樹園 - 主要種植針葉樹,如鬆樹、紅鬆、剛鬆等 4) 闊葉樹園 - 主要種植著以落葉闊葉樹為主的綠蔭樹

烟湖寺
 
慶尙南道(陜川郡) ,
陝川烟湖寺位於慶尚南道陝川郡陝川邑,新羅時代地處大耶城下方,前臨黃江,背倚黃牛山。西元642年,百濟率一萬大軍攻擊新羅邊防的軍事要衝黃牛山大耶城。當時的城主金品釋與妻子武烈王之女古陀炤娘堅決不願投降,率兩千多名士兵壯烈戰死。為了慰藉大耶城之役戰死的金品釋夫妻與士兵之靈魂,臥牛禪師於次年創建烟湖寺。 烟湖寺位於今日陝川郡廳南方3km處,此處還有建於高麗忠肅王8年(西元1321年),歷經多次重建與整修,留有朝鮮時代性理學大家李滉、曹植、宋時烈等人詩文的涵碧樓。優美的景色使涵碧樓名列陝川八景中的第五景,並以在樓中觀雨,感受雨水由樓簷直接滴入黃江潺潺流水中的樂趣而聞名。  

大興東軒
 
忠清南道(禮山郡) ,
東軒意指古代首令執勤的地方,與生活處所內衙有所區別,一般坐落在東邊所以稱作東軒,首令主宰的官廳之主要建築。大興東軒正面有6間(14.4m),側面2間(4.8m),屋簷高3.3m的單椽八角屋頂之木造瓦屋。大興面東軒是朝鮮後期的建築樣式,上樑文記載永樂5年(1407年)所建造,同時期的還有大興鄉校(1405年)在朝鮮太宗時代搭建,經康熙42年(1703年)有重修的歷史紀錄,朝鮮肅宗時,大興升格為郡後推測當時又再次經過重修。 現今的東軒經過日據時期的強佔後,大興面納入禮山郡之後也改造成大興面事務所,直到解放後大興面事務處新建,而1979年東軒才再次復原原貌。

文殊寺
 
全羅北道(高敞郡) ,
文殊寺位於全羅北道高敞與長城的文殊山半山腰,由古水面經過古水陶窯址往上走,就會見到造山貯水池,再走進山谷約6公里後,就是隱身鬱鬱蒼蒼密林裡的文殊寺。這裡水清林好,加上人煙稀少所以幾無汙染。據傳為新羅時代的名僧慈藏律師在大唐的清涼山修行,習得文殊普薩的教誨後回到此處建廟,詳細時間則不詳。 寺中除了地方有型文化財第51號的大雄殿與52號的文殊殿外,還留存有冥府殿及寒心殿等。這裡的大雄殿規模較小,加上人字形的屋頂為其特色。這裡的深林、溪谷、楓葉與千年古寺情景交融,吸引不少人前來參觀。這裡有一片楓樹群落,皆為樹齡高達100~400年的老楓樹。高敞隱士里的楓林就是由文殊寺入口開始,在門口長約80公尺的路上都是百年以上的楓樹。這片楓林也於2005年被指定為第463號的天然紀念物。 * 最佳造訪時間 : 秋季(賞楓)

南農紀念館(남농기념관)
 
全羅南道(木浦市) ,
* 南農許楗先生所建的美術館,南農紀念館 * 南農紀念館為韓國南宗畫巨匠,雲林山房第三代主人──南農許楗(1908~1987)先生為保存祖先遺物,延續韓國南畫傳統而於1985年5月設立的美術館。 館內展有曾得朝鮮末期詩書畫大家秋史金正喜盛讚「海東第一人」的小痴許鍊之作品,以及其子孫米山許瀅、南農許楗、林田許文、五堂許塡等人的作品,雲林山房五代畫家的創作盡在其中。此外,也展出朝鮮時代至現代的南畫大家作品300多件,能一覽韓國南畫的命脈。 不僅書畫作品,南農紀念館也展有自伽倻與新羅時代至朝鮮時代的陶器、瓷器等200多件,以及中國與日本陶瓷,每年都吸引許多遊客造訪,是木浦與韓國美術史的代表景點之一。

墨湖站
 
江原道(東海市) ,
墨湖站於1961年開始營業,現在的車站自1988年12月15日竣工後沿用至今。位於東海市發翰洞的墨湖站鄰近墨湖港(2.3km)與望祥海水浴場(6.0km),沿著於達洞海岸道路,可抵達1941年開港的墨湖港感受漁民生活,並就近至生魚片城享用活魚生魚片。而再往北前進,則可至擁有寬廣的白沙灘(1.4km)、茂密松林且水深不深,以國民避暑地聞名的旅遊勝地望祥海水浴場遊覽。

竹溪九曲
 
慶尙北道(榮州市) ,
「竹溪九曲」為位於慶尚北道榮州市順興面裵店里小白山的溪谷,擁有由九個曲谷所形成的絕美風景。此地名的由來背景為高麗忠肅王時期的文臣─安軸所寫的「竹溪別曲」而來,另外,著名的退溪李滉也為此地的美景所傾倒,並寫下了讚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