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支石墓群[UNESCO世界文化遺產]
 
全羅南道(和順郡) ,
和順的支石墓群,主要分布在道谷面孝山里和春陽面大薪里相連的主要道路,陽溪谷一帶附近。在道谷面孝山里一帶,所含有的石材共計有980個,調查後推定為史前石墓的有135個。支石墓石桌下的基盤石,大多已被埋沒或損毀,狀態良好或能看出外貌的石桌約100多個。孝山里的石墓群,如果將考察過的石墓和石桌加起來的話,預估至少有250個以上。反觀春陽面大薪里一帶,所含有的石材共計有3309個,調查後推定為史前石墓的有124個。而狀態良好或能看出外貌的石桌約200多個,所以石墓加上建築用的石桌,也有300個以上。在這些史前石墓中,擁有基盤石的支石墓有23個。 和順支石墓最大的特色,就是在狹小的地域中,卻密集地擁有596個石墓,而國內最大的石桌也在這裡。春陽面大薪里的支石墓,長7.3公尺、寬4公尺,重達283噸。道谷面孝山里最大的支石墓,長5.3公尺、寬3.6公尺、厚度有3公尺,推測至少有100噸以上。而且考古學家們也在附近發現了工作用的石室,並也在石室周圍找到許多支石墓。藉由石室,學者們也發現了支石墓的建造過程和方法。 2002年12月2日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將和順、高敞、江華支石墓遺跡,正式列為第977號世界遺產,以後這裡也將成為國際性的觀光景點。

上院寺
 
江原道(平昌郡)
上院寺古時又名真如院,位於從月精寺北方8公里左右處。上院寺一說是由新羅善德女王12年(643年)慈藏(590-658)法師與月精寺一同建造,一說是新羅31代王神文王(681-692在位)之子寶川和孝明所建。該寺於聖德王(702-737在位)4年(705年)重建,1946年遭火災,1947年重建。現在只剩下鐘閣,其餘建築爲1945年8月15日朝鮮光復後重建。現在所保留的遺物中有最古老的銅鐘(國寶第36號)和文殊童子像,以及朝鮮7代王世祖(1455-1468在位)爲新建上院寺所親自撰寫的重創勸善文。上院寺入口,有一處因世祖洗浴時懸挂冠帶而被稱爲挂冠帶處。還有流傳著世祖和文殊菩薩傳說的文殊童子像。該像被指定爲國寶221號,準確的名稱爲文殊木雕童子坐像。上院寺除文殊童子像外,還有著名的上院寺銅鐘。上院寺銅鐘鑄造於新羅聖德王24年(725年),高1.67米,直徑91釐米。清亮而乾淨的鐘聲和鐘上的浮雕奏樂飛天像很有名,但現在爲保護古鍾並不敲擊。從上院寺往五臺山毗盧峰方向達寂滅寶宮的中途,建有中臺庵。庵子位於西南2公里左右處,這裡有可稱爲漢江發源地的泉水隅統水。寂滅寶宮裡供奉著新羅的慈藏律師(僧職的一種,負責檢查和尚的錯誤)從中國唐朝取回的釋加整骨舍利。

喜方寺
 
慶尙北道(榮州市) ,
喜方寺位於慶尚北道榮州市豐基邑水鐵里。6.25戰亂時,法堂、訓民正音原板與原印譜等貴重文化遺產都被燒毀,1935年重建直至今日,保存著以幽幽鐘聲聞名的喜方寺銅鐘。搭車從豐基往竹嶺約10分鐘左右,就會出現往小白山喜方寺的叉路,從此路進去就能看見喜方溪谷。

蔚山大谷博物館
 
() ,
蔚山大谷博物館將因大谷水壩興建 而被淹沒的大谷里一帶早先出土的文化做展示與研究。大谷水壩腹地挖掘調查工程當時發現了許多下三政古墳群等遺蹟,共挖掘出1萬3千餘件的古物。2009年6月24日開館將其展現在眾人面前。

碑岩寺
 
忠清南道() ,
* 具有兩千年的歷史古剎──碑岩寺 * 碑岩寺位於離京釜線全義站南方10公里處,因為沒有詳細記錄,所以無法得知碑岩寺正確的建造年代。而根據傳說,其是在2000多年前中國漢宣帝所創建的三韓古剎,但也有專家從碑嚴寺的極樂寶殿和三層石塔來推斷它是高麗中期時建立的寺院。碑岩寺極樂寶殿的製作手法十分巧妙華麗,並曾於1657孝宗8年時進行復修。 極樂殿前有一座高約3公尺的高麗時代的三層石塔,其因原在其上的四面群像而相當聞名。在四面群像上的「癸酉銘全氏阿彌陀佛三尊石像」被登記為國寶106號,「己丑銘阿彌陀如來諸佛菩薩石像」和「彌勒菩薩半迦石像」則分別被指定為國寶367號和368號,現保存於國立中央博物館。

大興寺
 
() ,
大興寺相傳為阿道和尚於百濟聖王22年所創建,是朝鮮中宗到宣祖時期的高僧,壬辰倭亂時期帶領義僧軍保衛國家的西山大師傳下遺言與衣缽的三災不入之處,也是佛教文化的中興地。寺內可看到供奉西山大師畫像與遺物的表忠祠、韓國茶的產地一枝庵、韓國茶聖草衣禪師與書法家金正喜等朝鮮時代當時名士的書法與足跡。全境有大雄寶殿、枕溪樓、冥府殿、應真堂、千佛殿、千佛像、表忠祠、大光明殿、一枝庵、北彌勒庵、聖寶博物館等建築。大興寺內展出眾多文物,有國寶第308號的大興寺北彌勒庵磨崖如來座像,還有西山大師文物館內寶物第88號的塔山寺銅鐘等,而在韓國最大的浮屠殿內,還可看到西山大師浮屠等各種文化遺產,並可聽到各種關於大師的故事與傳說。

玫瑰博物館
 
忠淸北道(陰城郡) ,
玫瑰博物館位在甘谷聖堂園區內,而甘谷聖堂已有百餘年的悠久歷史了。除了被指定為文化財的大聖堂以外,還有韓國中部地區最早的石造建築─司祭館,以及歷史上具有價值的基督教古物等。這些原先散落各地的古物在聖堂迎接一百週年時被展示給所有參觀甘谷聖堂的訪客們,具有教育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