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岩觀光地
 
江原道(旌善郡) ,
從旌善邑中心向東南方的東面去,就是包含旌善小金剛在內的畫岩8景所在,是吸引許多觀光客的名勝地區。 山路雖然蜿蜒,但是路面平整,秋天可以愜意的欣賞楓葉,相當有魅力。 道路兩旁有許多山勢巖峻的奇岩絕壁,使紅色的楓葉更加美不勝收。從旌善邑內沿38號國道,經過新月里,抵達德雨里後,在三岔路繼續直走約10km後就會抵達畫岩八景中的第4景-畫岩洞窟。右方的路與南面的Mindung山、舍北、古汗等地相連接。四處都設有路標,不必擔心迷路。 畫岩8景的第一景是畫岩泉水,二景是畫岩泉水入口右邊上方的龜岩,三景是位在泉水入口500m前的龍馬沼。四景是畫岩洞窟,五景是位在小金剛景觀道路入口的華表柱,六景是小金剛。數十公尺的奇岩絕壁與樹林所構成的美景,讓人聯想到金剛山的絕景,因此稱為小金剛。七景是蜿蜒清澈的江水與另人暈眩的絕景所組成的沒雲臺。八景是廣大谷,過了沒雲臺就是廣大谷入口。12龍沼、燭臺岩、靈川瀑布等都是秋天賞楓季特別美麗的景點。

Min-dung山
 
江原道(旌善郡)
位在江原道旌善的Min-dung山高1,118.8m,登上山頂看不到一棵樹,整個山頂都被芒草所覆蓋,因此又稱為芒草山。Min-dung山之所以如此佈滿芒草,而沒有一棵樹,是因為以前幾乎每年都會發生一次火燒山意外。每到10月中旬,通往山頂附近 20多萬坪的主陵線一帶,完全是一片芒草天地, 走進比人還高的芒草原理,登山路以外,看不到周圍的景色,是韓國最大規模的芒草原.山頂的展望相當不錯,讓人感到心靈舒暢,陵線的曲線圓滑,,芒草原就像 巨大的曠野一般。 再加上坡度相當緩和,適合家族登山。亦可搭乘火車來個山林鐵道之旅。芒草花雖然是初秋的9月開始開花,但盛開期是10月開始到11月初,每年10月就在Min-dung山舉行‘芒草花節’。以盛開的芒草花為背景拍照更是個特別的回憶,每年秋天吸引十萬人次前來。Min-dung山山麓有像屏風一般的岩石圍繞著的「怪屏谷溪谷」與Pal-gu-deok附近的「石畫洞窟」又是另外的景緻 。另外附近的畵岩八景之一水質清澈的「畵岩泉水」,以旌善阿里郎有名明的餘粮的「A-u-ri-ji渡船口」、以山蔘有名的「加里王山」。

求禮雲鳥樓
 
全羅南道(求禮郡) ,
位於全羅南道求禮郡土地面的雲鳥樓是重要民俗文化材第8號(1968.11.25 指定),為1776年朝鮮英祖時期柳爾冑建的宅院,原本是擁有78間房屋的大宅院,現在僅留下63間。 雲鳥樓的宅號是「像雲中之鳥一樣隱世而居」的意思,這是引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七言律詩中的意思。

月光路(Moontan Road)(문탠로드)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月光路(Moontan Road)位於海雲臺迎月嶺,有「在月光下輕盈漫步」之意。整條步道共有5個主題,分別為花眠路、中央路、鄰近路、同行路、邂逅路,全部走完約需1~2小時。在散步途中,還可看到大海觀景臺、體育公園、迎月和諧廣場、海月亭等景點。

西生浦倭城
 
() ,
西生浦倭城是於壬辰倭亂初期1592年7月(宣祖25年)至1593年(宣祖26年),由日本將帥加藤清正負責指揮,以石頭堆砌而成的16世紀末期典型的日式城郭。海拔高200公尺的山頂上為本城,往下中間的是第二城,緊接著在最底下的即是第三城。城牆高6m、傾斜15度、整體呈直角三角形。 本城上主要是將軍住宿的天守閣及稱為將軍水的井水,1594年(宣祖27年)四溟大師第四次來到這裡與倭軍進行和平交涉,仍舊宣告失敗。直至1598年(宣祖31年),在明朝麻貴將軍鼎力相助之下,最終奪回山城收復領土,並於一年後將當時與倭寇戰鬥中壯烈犧牲的53名勇士安葬於修建完成的蒼表堂。只可惜該建築在日據時期被全數破壞,未留下任何遺跡。據1872年「西生浦鎮城圖」中所記載,倭城中部分區域曾為朝鮮軍所使用過的鎮城。 * 大小 – 城周長 4.2km

美黃寺山寺體驗
 
全羅南道(海南郡) ,
美黃寺位於全羅南道海南郡松旨面西亭里達摩山上,因被稱為韓國最美的寺廟而聲名遠播。美黃寺的寺廟與其他寺廟不同在於,一年12個月天天都有山寺體驗,從最短一晚到最常八天七夜的長期體驗,非常多樣化。還可以透過拋棄日常回顧自身、韓文教育、文化體驗、共同體生活等各種活動,體驗佛教文化。  

大邱美術館
 
大邱廣域市(寿城區) ,
大邱美術館是由大邱廣域市所管理的市立美術館,主要研究並檢視大邱近/現代美術之歷史價值,除舉辦宣傳大邱美術前衛性的展覽外,也經常與國內外交流,策劃許多介紹當代社會、藝術話題、世界美術領先潮流的展覽。 大邱美術館也邀請優秀講師進行演講,提供兒童、青少年等,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各種學習課程,活用美術館的空間來進行多樣表演與活動。 美術館三樓是可以閱讀藝術相關書籍的美術資訊中心,同時也提供作為休憩區使用。 * 開館日 : 2011年 5月 26日

拉姆薩爾文化館
 
慶尙南道(昌原市) ,
拉姆薩爾文化館秉持著‘保存溼地’的拉姆薩爾精神,在國內外持續的擴張,擔負著介紹展示拉姆薩爾公約的歷史和主要內容的教育責任。為了幫助民眾理解保存溼地的重要性,增進民眾對溼地的文化價值認知而建立的。拉姆薩爾文化館在韓國40餘處擁有溼地海報120餘件、CD15張、圖書100餘本,除了拉姆薩爾事務處外,是擁有最多拉姆薩爾相關資訊的地方。可看到以鳥類為圖案的亞洲30餘國、歷代拉姆薩爾總會參與的10個國家世界各國共1,060餘種郵票。 

高敞邑城
 
全羅北道(高敞郡) ,
高敞邑城是1453年由百姓們直接建築而成的自然式城牆,城裡有復原的朝鮮(1392~1910)時代官衙。不僅可以遊覽以前韓國的傳統城郭,還可以在附近邊散步邊欣賞與楓葉融合的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