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濟通門
 
全羅北道(茂朱郡) ,
* 歷史的通道-新羅和百濟的國界 * 茂朱雪川面的羅濟通門是三國時代新羅和百濟的國界,是位於雪川面斗吉里新斗村和所川里伊南村之間的石絹山石窟,規模高3m、長10m。 三國時代以石絹山的岩層稜線分為東邊的新羅-茂豐地帶,與西邊所屬百濟的雪川‧赤裳面、茂朱邑等。因此羅濟通門的東西兩側,自古以來有個相當不同的風俗、文化等差別。且至今根據當地居民所使用的方言仍可分辨誰是茂豐人,誰是茂朱人。 * 新羅金庾信將軍經過此地,命名「統一門」 * 小小的岩石山-石絹山原有茂豐和茂朱之間往來的山路,但在日據時代開闢了茂朱來往金泉、居昌的道路,為了讓牛車及馬車能更順利通過,因而鑿通了石窟。就這樣,原為新羅及百濟邊界的「羅濟洞門」,變成了今日的「羅濟通門」。另外因三國統一戰爭時期,新羅的金庾信將軍將此處命名為「統一門」,所以也稱做統一門。現被列為九千洞33景中的第1景。

萬聖里黑沙灘
 
全羅南道(麗水市) ,
萬聖里海水浴場位於麗水世博站沿著海岸道路北方約3km處,交通相當便利。長540m、寬25m的白沙灘,加上25℃左右溫暖的平均水溫,為最適合發展成海水浴場的地方。特別是海灘上的黑沙,因遠紅外線放射能數值高的關係,有助於毛孔及血管擴張,加強血液循環、促進汗腺分泌。因此有治療神經痛或各種婦女病等功效。功效最強的時候為每年農曆4月20日(陽曆5月下旬~6月上旬間),在那時候會舉辦黑沙汗蒸幕等活動。海邊的便利設施也相當俱全。 * 毛沙金海水浴場 從萬聖里海水浴場再進入2km處,週邊的景觀壯麗,由柔軟的沙灘和圓滑的石灘所構成的海水浴場。這裡平時適合作為兜風路線,夏天不只來到這裡避暑的觀光客多,也是釣客聚集的地方。  

Marine City(마린시티)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Marine City是釜山著名的夜景勝地,每到夜晚就變得無比華麗,給人彷彿置身異國都市的錯覺。這裡附近不僅有各種異國餐廳,也有特色咖啡廳與酒吧,吸引許多旅客前來。

松廣寺
 
全羅南道(順天市) ,
位於曹溪山北邊山麓的松廣寺,與陝川海印寺(法寶寺剎)、粱山通度寺(佛寶)合稱為韓國三寶寺剎。始於新羅末期慧璘禪師所建的小庵子,當時被稱做吉祥寺。普照國師知訥大師將定慧結社遷移至此,將這裡做為修道、參禪的道場後成為僧寶寺剎。包含普照國師在內,這裡共輩出了16位國師。這是間擁有非常多木造文化財的寺廟,全區內就有約80餘棟建築。包含供奉16位國師畫像的國師殿在內,還有下舍堂、藥師殿、靈山殿等寶物13件,以及天然紀念物雙相樹等國家文化財17件與慈靜國師舍利函等地方文化財10件,共保存了27件文化財。大雄殿位在中心,左右分別為僧寶殿與地裝殿,莊嚴肅穆。各殿都繚繞著香氣,隱約的木魚聲伴隨著清脆的讀經聲,從繼承著古寺僧侶們的模樣可以感受到虔誠之心。* 松廣寺的3大名物1) 毘舍離木槽 : 首先,毘舍離木槽的大小就贏過其他寺廟。1742年用南原世傳谷內倒下的大胡枝子樹加工後製成,並流傳至今,用來盛裝松廣寺僧侶們的飯,據說可以裝7草袋米(4千人份)的飯。2) 能見難思 : 能見難思寺廟中用來裝飲食的一種碗,是大小與樣式固定的手工藝品,其技法精巧顯著。3) 雙相樹 : 被稱為檀香樹的松廣寺名物雙相樹位於曹溪山頂天子庵後院,兩顆檀香樹以相同的樣子生長在一起而稱做雙相樹。樹整體像是關東糖般扭曲,樹枝都向著地面生長。傳說普照國師與唐朝王子抵達松廣寺天子庵後,將隨身柺杖插在地上,結果就長枝出芽了。樹高12m,樹齡約800年,前來朝聖的人潮不斷。

巧克力博物館
 
濟州道(西歸浦市)
位於濟州島西歸浦市的巧克力博物館以繼德國Cologne之後第二大規模自豪,是以巧克力為主題的博物館。與濟州的自然美景融合,用火山活動所產生的濟州固有松茸石打造而成的博物館建築物,給予旅客歐風異國古城的風情。博物館以擁有1,500坪廣闊瞭望視野自豪,讓旅客同時感受雅淡與浪漫氣氛。從博物館入口處的可愛‘可可亞神’就讓旅客掉入甜蜜的漩渦。地下1層到地上3層規模的博物館,內有主要展示館、視聽室、咖啡廳、工作室、巧克力賣場。展示巧克力歷史、巧克力相關的各種常識資料的展示館亦趣味十足。但是最吸引旅客的是可一睹巧克力製作過程的工作室,不僅可品嘗製成的巧克力,還可以購買帶回家喔。此外,韓藝石廣場將走遍全世界收集而來的資料打造出‘Collecrtion Square’,裡面充滿來自世界各國的巧克力盒與珍藏品,提供旅客新的樂趣。在巧克力博物館所經營的Real Chocolate Place「Chateau Chocolat(巧克力城堡)」內可品嘗手工巧克力。複合文化空間-巧克力舖‘Chateau Chocolat’賣場不僅在濟州博物館內有設店,在首爾有景福宮分店、狎鷗亭分店、梨泰院分店、昌德宮分店,江原道襄陽亦有棉多里分店。

龍珠寺
 
京畿道(華城市)
距離隆健陵1.7km左右的地方有一座被樹林圍繞的龍珠寺。行政區域上屬於台安邑松山里,但實際上是坐落在隆健陵旁的華山後方東側山麓。這裡原是廉居和尙在新羅文聖王16年(854)時所創建的葛陽寺,在高麗光宗21年(970)舉辦了韓國最早的水陸法會,是個相當有名的寺院,但丙子胡亂時受到燒毀後閉寺。直到正祖將父親思悼世子陵墓移到華山後才又重整為宮中的院剎,相傳落成式那天晚上,正祖夢見一隻龍咬著如意珠升天,因此將此叫做龍珠寺。正祖重建龍珠寺時,下令將父母恩重經刻在木板上加以保存,並請來當時最優秀的畫家金弘道進行美化。除了這50多塊木版之外,在大雄殿旁的草地也豎立著刻有父母恩重經的塔碑。大雄殿的後佛幀畫更是在金弘道的指揮下所完成的作品。正祖在大雄殿前所種下的黃楊樹,如今樹齡已經超過200年了,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264號。梵鐘閣的銅鐘也與上院寺銅鐘、國立慶州博物館的聖德大王神鐘等一樣有名,亦被指定為國寶第120號。* 主要文化財1) 龍珠寺梵鐘(國寶第120號)2) 黃楊樹(天然紀念物第264號)3) 金銅香爐(京畿道有形文化財第11號)4) 青銅香爐(京畿道有形文化財第12號)5) 上樑文(京畿道有形文化財第13號)6) 典籍手寫本(京畿道有形文化財第14號)7) 屏風(京畿道有形文化財第15號)8) 大雄殿後佛幀畫(京畿道有形文化財第16號)9) 佛說父母恩重經板(京畿道有形文化財第17號)

安東君子村
 
慶尙北道(安東市) ,
光山金氏禮安派祖上金孝盧1541年建造此村莊後,600多年間金氏子孫一直居住於此。直到1974年建設安東水電站,該村子搬遷到安東市臥龍面烏川裏而形成了烏川遺址。遺址內保存有被指定爲國家文化遺産的濯清亭、後凋堂及陳列有家族成員戶籍和土地、奴婢相關文書等共計429件古文書和13種共計61件珍貴典籍的崇遠閣遺物陳列館。 濯清亭 附屬于光山金氏禮安派宗宅的亭子,建築風格雄偉,是重要的文化遺産。亭子牌匾由朝鮮時期三大名筆之一的韓浩親筆題寫。 後彫堂 光山金氏禮安派宗宅內的別屋,由金富弼(1516∼1577)修建,確切建築年代不可考。別屋指建於主體房屋側旁或後面的獨立房屋,有外別屋和內別屋之分。外別屋指男主人休息或進行社交活動的地方,內別屋則指祖母或到出嫁年齡的女兒居住的地方。後彫堂是外別屋。

金堤站
 
全羅北道(金堤市) ,
金堤一帶在三韓時代屬於辟卑離國,百濟時代為碧骨郡,這裡也是稻米之鄉,是韓國最早開鑿名為「碧骨堤」的儲水池,開啟種植稻米的新紀元之處。統一新羅景德王16年(757年),地方組織全面改為中國式,州、郡、縣體系被強化,全國也統一將地名改為漢字名。而「碧骨」也隨之改為「金堤」,取自金色山坡或金黃原野之意。而金堤站的站名,即由此而來。  

麗水EXPO站
 
全羅南道(麗水市) ,
麗水站最早於1930年12月25日首條光州-麗水路段通車後,同時成為正式車站開始運作。1937年5月1日設立之麗水港站,可與日本連結,直到1945年8月15日光復過後,才將麗水港站正式廢除,中止與日本之間的交通聯繫。另外,(舊)麗水站是全羅線(益山-麗水)火車的終點站,同時也是巨文島、白島、梧桐島、突山向日庵等閑麗海上國立公園的起點,肩負著輸送麗水國家產業園區與光陽灣圈經濟自由區物流量的重要任務。而由於舊站位於2012麗水世界博覽會的預定地,國土海洋部在佔地16萬平方公尺的海浦新生地上修築了地下1樓、地上3樓,樓地板面積4000平方公尺的新麗水站,並於2009年12月23日正式啟用。而新的麗水站也自2011年10月1日起已變更名稱為麗水EXPO站,持續營業至今。

蘭溪國樂器體驗專修館
 
忠淸北道(永同郡) ,
蘭溪國樂器體驗專修館旨在傳承蘭溪樸堧先生在音樂領域的成就,使之發揚光大,它將永同郡打造成了韓國的國樂之鄉,成為國樂聖地,孕育世界傳統文化的搖籃。蘭溪國樂器體驗專修館附近設有蘭溪國樂博物館、蘭溪寺、蘭溪國樂器制作村等景點,在此可感受到蘭溪樸堧先生的偉大精神。 在到處洋溢著國樂天籁之音的蘭溪國樂器體驗專修館裡可以體驗到彈奏各種國樂樂器所帶來的樂趣。專修館內配有專業的國樂講師,遊客可在此親自嘗試接觸和學習下玄琴、伽倻琴、奚琴、長鼓、鼓等樂器的演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