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州感恩寺址
 
慶尙北道(慶州市) ,
感恩寺是新羅第30代文武大王完成三國統一大業後,爲了借助佛祖的庇佑之力趕走日本海盜的侵襲而開始修建的,但文武王還沒有親眼看到感恩寺竣工就駕崩。其兒子神文王依據遺言,即位第2年(682年)修建完成。文武大王臨死前留有遺言,希望自己死後化為海中的龍,火葬後葬在東海繼續保衛國家。依據文武王的遺言其所葬之處就是大王陵,神文王爲感謝父親的恩惠而在寺廟完工後命名爲感恩寺。現在的模樣是1979年起2年間實施的挖掘考察後,透過所得資料依據建造當時的建築物地基所整理出來的。而且還發現了在金堂底下備有讓成了龍的文武大王有休息空間的象徵性特殊構造,與東邊通道的痕跡。高高聳立的兩座三層石塔的建造年代為統一新羅時代初期,能分割成數十個部分的組裝式建築法,整體高13.4m的石塔是新羅時代最大的。 

金堤碧骨堤
 
全羅北道(金堤市) ,
具有330年歷史的史蹟第111號碧骨堤建於百濟時代,為韓國最大的古代水庫,留有為了正確調節農業用水所設置的巨大水閘遺跡。水閘寬4.2m,這裡所使用的石柱高5.5m,單一個的重量就達約8t。古代農業與政治、土木建築史與理工學、地域學等,碧骨堤內包含許多等待解開的疑問。透過碧骨堤,可以證明古代發達的高超土木技術。

江村站
 
江原道(春川市)
江村站為位於白楊里站與金裕貞站之間的京春線火車站兼地鐵站,最早於1939年隨著京春線火車的通車開始營業,其間曾於1998年因進行隧道工程而另築車站(舊江村站)。2010年12月21日,京春線地鐵通車,新建的車站亦正式啟用,並於2011年8月1日起擴大營業,讓平日也有急行列車在此停靠。但自2012年2月ITX-青春列車上路行駛後,原有的急行列車已全面停駛,如今江村站主要作為地鐵站使用,火車僅有ITX-青春列車在此停靠。

金裕貞站
 
江原道(春川市)
位於京春線的江村站與南春川站之間的金裕貞站,站名由出身於此地的文人金裕貞之名而來,是韓國最早以人名作為站名的火車站。火車站最早於1939年7月25日以「新南站」之名開始啟用,直到2004年12月1日改名為金裕貞站。2010年12月21日,隨著首都圈地鐵京春線的通車,車站也遷移至現在的新車站內,並作為地鐵站使用。車站附近有江村鐵路自行車、金裕貞文學村等景點,以及新東面事務所、郵局等機關。

南項津海邊
 
江原道(江陵市)
位於江原道江陵市南項津洞的「南項津海邊」的白沙灘長600公尺,面積24,000㎡,設有各種便利設施,夏季開放時間還營運電動遊艇。

智異山天王峰
 
慶尙南道(山淸郡) ,
智異山與金剛山、漢拏山並稱為三神山,是新羅五嶽中的南嶽,傳說就算是愚人只要在這裡留宿過,就可以變身成為智者,因此被稱為智異山。智異山好似沿著北韓邊境白頭山脈的山勢,順著韓半島一路南下在此形成的山,所以又被叫做頭流山。另有一名叫做方丈山,是借佛教中得道高僧的居所”方丈”為名。智異山國立公園成立於1967年12月29日,是韓國第一個成立的國立公園,包含了慶尚南道的河東郡、山清郡、咸陽郡與全羅南道的求禮郡與全羅北道的南原市,共三道5市(郡)與15個邑(面)的範圍。總面積為440,517平方公里,如果展開為平面則佔地超過1億3千坪。是雞龍山國立公園的7倍、汝夷島的52倍,在20個國立公園中,陸地面積最大的。智異山擁有韓國國內第二高峰──天王峰(1915.4m),以及帝釋峰(1,806m)、盤若峰(1732m)、老姑壇(1507m)等10多個高山峻嶺,從天王峰到老姑壇的主山勢全長25.5公里,智異山的總周長也高達320公里。自天王峰發源的泉水形成了七仙溪谷、蛇骨溪谷、大源寺溪谷等無數的溪谷,以及佛日瀑布、九龍瀑布、龍湫瀑布等傲人的自然景觀,其壯闊的美景亦不負智異山身為名山的盛名。此外,在天王峰也有華嚴寺、雙磎寺、燕谷寺、大源寺、實相寺等寺院與文化財,在在見證了韓國佛教的興盛。智異山有許多的動植物,也可以說是一座生命之山。從天王峰到老姑壇的主山線,一路共15餘個山峰與谷地,裡面生存了245種的木本植物、579種的草本植物,15科共41種的哺乳類、39科共165種的鳥類,以及215種的昆蟲類。 在智異山發源的河水有德川江、臨川河、黃川江等,海拔1千公尺以上的山峰有20多個,小岳有15個。另外智異山所噴出的山泉水、有命名的展望台、與大石塊各有50多個。磨耶姑與般若道士、乎野與蓮真等傳說故事中的背景,充滿神仙傳說的智異山, 以往曾經有過同時建有350多座寺院的紀錄,國寶有7件,國家珍寶有26件,加上其他地方文化財與主要遺跡,不需一件一件細數,智異山就是充滿了寶藏,言語無法形容。

錦江堤壩
 
全羅北道(群山市) ,
 候鳥們的故鄉,錦江堤壩(候鳥棲息地) 錦江遊園地是指堤壩所在地的群山市聖山面與舒川郡馬山面一帶的觀光地區,從河口堰稍微往上游方向走就能看到江邊的蘆葦林,以及後方的石山(海拔100m與五聖山(230m)等不高的丘陵地,自然景觀秀麗。錦江堤壩於1990年完工後,候鳥們開始聚集到附近的蘆葦林,這裡因而成為家喻戶曉的韓國最大候鳥棲息地。巴鴨、綠頭鴨、花鳧、野雁、銀鷗、黑嘴鷗、蠣鴴等聚集於此,因而形成數萬隻各類候稀有鳥飛翔的壯觀場景。特別是巴鴨的群舞,許多愛鳥人士為了欣賞這壯觀的場面來到此地。附近有候鳥眺望臺,可以仔細觀察錦江附近的候鳥,也能利用周圍的鳥類公園、候鳥身體探險館、孵化體驗館等候鳥生態教育場所。候鳥主要以秋天時將盡50萬隻的巴鴨為主,2009年秋天時曾有將盡40萬隻飛來此地。錦江與堤壩發源於全羅北道長水郡的錦江貫穿全羅北道北部地方與忠清道東西,從群山流進西海。總長400多公里的錦江,包含許多歷史悲歡,因下游地區蓋起堤壩而躍升成為新的觀光名勝。幾年前往來群山與獐項時還需要經過泥灘,但興建堤壩之後,在群山與獐項間來回時間縮短,繼而帶動原本慘淡的週邊觀光,變身成為遊客絡繹不絕的觀光勝地。 

文武大王水中陵[大王岩]
 
慶尙北道(慶州市) ,
從慶州到奉吉里海水浴場的車程約50多分鐘,便可看到東海。眺望東海蔚藍的海水,可以看見離海邊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而美麗的石島。這個小石島是統一了三國後的新羅(BC57-AD935)第30代王文武大王(AD661-681)在海裡的墳墓。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這個水中陵是按照文武大王的遺言興建的。大王希望死後能變成海裡的龍以對抗日本海盜,保衛祖國。他的後代按照大王的遺願,於大王死後在慶州附近奉吉里海邊的小石島上舉行了葬禮。首先在周長200米的石島中央挖出一個東西南北交叉成十字形狀的湖,然後在水深2米處放置一塊高3.6米、寬2.85米、厚0.9米的石頭,石頭下安放遺骨。目前學者對安放的是骨灰還是遺骸尚有爭論。爲使變成龍的大王能夠在感恩寺中休息,建造了水道。在感恩寺中也發現了水道的痕跡。到了秋天,從慶州到文武大王水中陵所在的奉吉海水浴場的道路就成爲絕景。

公州石莊里遺跡
 
忠清南道(公州市) ,
* 邂逅舊石器時代生活面貌,石莊里舊石器遺跡 * 公州石莊里舊石器遺跡與公州市直線距離約6㎞,是位於長岐面石莊里錦江北岸沖積沙丘的韓國舊石器時代代表遺址,被指定為史跡第334號。遺跡於1964年至1974為止由延世大學博物館主持10次調查,據結果表示,舊石器文化共形成27個地層,其中有遺物的文化層約有11個。而後於1990年至1993年間再度進行具體的發掘調查,隨著更多文化遺跡的確認,此遺跡的性質也被明確定位。 依地質層來看,石莊里遺跡可分為河床、河邊、山坡三種堆積層,位於下方的各堆積層分別於兩個不同的間冰期與第4冰河期堆積而成。由河邊堆積層最上方的樹木根系,可證明其為於溫暖氣候之處生長的樹木,而將出土的木炭以放射線定年法推斷,可知其生長年代早於5萬270年前。此外,由山坡堆積層1號房屋遺址的火窯殘渣,可知其為2萬630年前的遺物。最下方的河床層,則推測可上溯至30~50萬年前。在12~14個文化層中,由下至上展現了當時石材與石器製作手法的發展過程,以石器的特徵來看,舊石器前期的直立猿人多以石英與片麻岩粗略打製成沉重的單刃石器與兩刃石器,舊石器中期的早期智人在此之外還以斑岩打製更進一步的刮削器、錐子、切刀、刨刀、鋸刀等石核與剝片石器,並使用轉動敲打的手法。舊石器後期的晚期智人則使用極先進的間接打片-石刃剝離手法,以更細緻精密的作業製作出石切刀、石刮削器、石刮擦器、石雕刻器等,石材更採用由遠處取得的黑曜石與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