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博物館옛길박물관
 
慶尙北道(聞慶市) ,
古道博物館收藏了道路的歷史及山嶺的文化 。聞慶是韓國文化地理的寶庫,古道的博物館。代表著朝鮮時代歷史與文化的疏通路,同時也是朝鮮八道山路代名詞的「聞慶鳥嶺(名勝地32號)」、韓國最早(西元156年開拓)的「天嶺」、山路中的元老,車馬無法行走的「兎遷」(名勝第31號)、曾經是嶺南大道上轉運站的幽谷站等都在聞慶境內。這些古道遺跡留下的不僅是名字,這些古道都還保留至今,仍有許多人前來探訪。古道博物館正是為了突顯聞慶的歷史文化而設立,將當初以鄉土文化史為中心所建立的聞慶鳥嶺博物館重新裝修,於2009年從新開館,現在在這裡可以看到韓國更多古道的文化歷史。

安眠島自然休養林
 
忠清南道(泰安郡) ,
安眠島自然休養林為泰安地區唯一一處的休養林,被稱為海水浴場天堂,在這裡可以盡情舒適享受山林浴,也是別具有特色的旅遊勝地。自古以來安眠島就以地區獨有的安眠島松樹聞名,松樹極為筆直延展至天際為其最大特色,朝鮮(1392~1910)時代開始,為了木材上的使用需要因而執行特別管理。從安眠島自然休養林入口處開始,就有豐盛茂密的安眠島松樹林,沿著散步小徑經過山林展示館後,可見由休養林所經營的美麗原木木屋及以傳統瓦片所建造的韓屋住所。此外還有黃土草家、山林休養館等多個住宿設施可事先洽詢預約。住宿費用(當日入住 15:00/翌日退房 12:00)森林之家(原木木屋):3人 26,000韓元/4人 41,000韓元/5人 56,000韓元/8人 78,000韓元韓屋:8人 78,000韓元、黃土草家 8人 78,000韓元、山林休養館 5人 56,000韓元/16人 170,000韓元

長蛇島海上公園
 
慶尙南道(統營市) ,
長蛇島位於巨濟島南端西邊約1公里處的海上,其總面積達390,131平方公尺,海拔高度108公尺、寬400公尺,長1.9公里,附近座落著竹島、大德島、小德島、加王島等外島。另外長蛇島沿岸多為海蝕崖地形、氣候溫暖,故亞熱帶植物茂盛,海岸景色以及植被景觀構成一片美景,其更被指定為閑麗海上國立公園。 長蛇島的外型就如同蛇一般,且島上多有蛇類聚集,因此被起名為長蛇島。島上的山茶樹無比茂盛,花期時景色相當優美。 冬季因美麗的山茶花而聞名的閑麗海上國立公園,島上不僅保留了學校和居民住宅原貌,還復原原來的山間小路,是一座原生態、自然景觀型海上公園

蔚山機場
 
() ,
蔚山機場位於蔚山廣域市北區松亭洞,1970年開航,大韓航空公司開通蔚山~首爾的航線。1973年停止航線飛行,後於1974年關閉機場。1984年大韓航空再次開通蔚山~首爾的航線,1992年3月韓亞航空公司飛行蔚山~首爾間航線,1993年2月大韓航空飛行蔚山~濟州島間的航線,1993年5月韓亞航空公司亦開通蔚山~濟州島間的航線。1997年12月擴大規模,全年有6萬次飛機的升降,並可處理240萬名的旅客流量,停車場可停放534輛車。  

東學農民革命紀念館
 
全羅北道(井邑市) ,
1894年,全琫準、金開南、孫華仲等與數萬的無名東學農民軍們,舉著反腐敗、反封建、反外勢的旗幟起義。在全州監營破格的大敗官兵獲得最初的勝利,古阜民亂轉而成為東學農民革命,因此選擇在這個決定性重要的聖地建造紀念與追思的空間。這裡有歷史上最初的農民起義塔-甲午東學革命紀念塔,以及負責與東學農民革命相關教育、活動的教育館。* 甲午東學革命紀念塔規模 : 塔高7.5m、塔心6.3m、基壇1.2m、圓周4.64m建立年份 : 1963.10.03 朴正熙國家財團委員會 

九千洞溪谷
 
全羅北道(茂朱郡) ,
德裕山國立公園(海拔1,614m)流經北方長達70里的溪谷,始於入口處的羅濟通門,隱龜岩、臥龍潭、鶴巢臺、水心臺、九千瀑布、蓮華瀑布等九千洞的33名景,坐落於溪谷各處。夏季茂盛的樹叢與清涼的水讓人忘卻三伏暑熱,還能看到將滿山染成紅色的秋天楓葉與冬季雪景等四季美麗景色。

雪嶽大青峰
 
江原道(束草市) ,
高達1,708m的大青峰是雪嶽山國立公園的最高峰,繼漢孥山(1,950m)、智異山(1,915m)之後的南韓第三高峰,也是內雪嶽和外雪嶽的分歧點。由於大青峰變化多端的氣候和低冷的溫度,使得這裡分佈了很多高山植物。還有50餘種的稀有植物和各種野生鳥類在此繁殖。大青峰也是觀賞雪嶽山各面最好的觀景台。從小公園出發,經過飛仙台、喜雲閣、大青峰到雪嶽瀑布、五色為止的登山路線最受歡迎。這條路線單程16km,約需11小時20分鐘。經過五連瀑布後,在走10分鐘左右就會到達陽瀑避難所。陽瀑避難所依先後順序入住,可住一晚。除了陽瀑避難所,其他避難所可以上網站查詢登記。從束草市內到雪嶽山搭乘市內巴士需約30分鐘。

五色鑄錢谷
 
江原道(襄陽郡)
從南雪嶽的五色藥水上3km支點的地方是龍沼瀑布和12瀑布分歧的三岔路,從這裡到12瀑布為止的溪谷就是鑄錢谷。傳說以前在這偏僻谷深的地方製造僞幣,因此叫做鑄錢谷。周圍有仙女湯、12瀑布、龍沼瀑布等景點,更增添他的韻緻。由於有第2五色藥水井,因此解決了登山時的口渴問題,此外山路平坦,非常適合男女老少一起登山。

雉岳山國立公園
 
江原道(原州市) ,
於1984年被指定為國立公園的雉岳山以最高峰1288公尺高的毘盧峰為中心,延伸至三峰、香爐峰、南臺峰、天地峰等超過1,000公尺的群峰環繞南北,從主峰毘盧峰至南台峰延展開來,山脊稜線更長達14公里,總面積為182.09平方公里。雉岳山自古以來就是以高聳、陡峭、危險而著稱的東方名山,山勢雄偉清境幽深。雉岳山曾稱為赤岳山,因一位遊客從蛇口救出一隻雉雞後,雉雞捨生報恩救其脫險的故事而改名爲雉岳山。在與此傳說有關的上院寺南側有城隍林,西側有世尊臺、萬景臺、門岩和子岩,還可見戰亂史中提及到的領願山城、海尾山城及金頭山城。主峰毘盧峰附近有耘谷、棲有元天錫靈魂的石逕寺和立石臺、神仙臺、太尊臺、老姑沼,後方還有細簾瀑布、矛岩、鬥狗峰等自然美景。毘盧峰頂的3座石塔是雉岳山的名物,龜龍寺是新羅時代文武王在位期間,由義湘大師所修建的古寺,寺內有大雄殿、九龍瀑布、龜岩、虎岩和龍岩等遺蹟。雉岳山上寺廟眾多,保存至今的包括龜龍寺在內共有8座。龜龍溪谷內有許多高齡數百年的古松樹木至今還妥善保存。雉岳山主稜線以西山勢陡峭,東側則較為和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