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池蓮塘
 
江原道(太白市) ,
黃花蓮塘位於市中心,為1,300里洛東江的發源地,從此池塘所湧出的水滾滾流向寬廣的嶺南平原。此池塘的圓周圍100m,分為上中下三部分,每天湧出5,000噸的水,亦被用於上水道取水。這裡有著"從前一名和尚向居住在此的黃富翁乞討,但是富翁沒有施捨和尚,反而挖了推肥給和尚,之後突然天搖地動,富翁家就此變成了池塘"的傳說。此地也是韓國名水前100名之一。

阿烏拉吉站
 
江原道(旌善郡) ,
位於江原道旌善郡餘糧面餘糧里的阿烏拉吉站,為旌善線的火車站之一。此地站名最早因位於餘糧面而取名餘糧站,但因流經九切里的松川與源於三陟市中峰山、流經臨溪面的骨只川在此匯流,而取韓文「和諧交融」之意將站名改為「阿烏拉吉」(音譯)。此地曾為南漢江上游,憑藉水道將木材運往漢陽(今首爾)的木筏址與主要渡口,聚集來自全國各地的船夫,使阿里郎民謠傳唱不絕,加上少女與船夫的愛情傳說,使此處被視為民謠《旌善阿里郎》中〈愛情篇〉的發祥地。 阿烏拉吉站周圍群山環繞、景觀秀麗,江水清澈且兩旁鋪滿細小礫石,被選為餘糧八景之一。自九切里站至阿烏拉吉站全長7.2km的區段,還能體驗旌善鐵路自行車。而每年7~8月,更開放廣達2,000㎡的露營區,附近則有五臧瀑布、項谷溪谷、畫岩洞窟、畫岩泉等眾多觀光景點,觀光資源相當豐富。

蔚珍金剛松林道
 
慶尙北道(蔚珍郡) ,
沿著太白山脈,由金剛山至蔚珍、奉化、盈德與青松郡部分地區,生長了大片松樹。這些松樹樹幹筆直而修長,樹皮呈紅色。學者們將樹名以金剛山的山名來命名,稱之為金剛松,或簡稱為剛松。金剛松自古以來即被視為松樹中最優秀的品種。 慶尚北道的蔚珍郡西面召光里是金剛松的群生地,擁有樹齡高達520年歷史的美人松,因而成為被特別保護與管理的清淨地區。穿過樹齡逾500年的天然樹林形成的松林隧道,彷彿進行了一場閱兵典禮,還能感受到松林的芬多精,令人神清氣爽。 *金剛松林道探訪預約制 * 金剛松林道是韓國山林廳以國家經費規劃而成的1號林道,採預約制。其中第1、3區段正常開放,第2區段僅受理團體預約,第4、5區段目前試營運。探訪預約需透過網路預約,依先後順序,額滿為止。

突山公園
 
全羅南道(麗水市) ,
突山公園坐落於可以觀望突山大橋的位置,87,000餘坪大的腹地上於1987年竣工。公園內設有2004年sbs連續劇“選擇”的外景場,因此吸引了許多觀光客前來遊覽。外景場有一部分改造成傳統茶屋,可以邊欣賞突山大橋的風景邊喝杯茶,相當有氣氛。在公園內的View Point處可觀望突山大橋的日落和夜景。另外麗水市跨中央洞和鍾和洞的海洋公園之夜景、將軍島夜景等景致也相當美麗。

加平二和園蝴蝶小故事
 
京畿道(加平郡)
2015年重新開張的加平二和園位在加平鱉島內,總面積達1萬餘坪,蝴蝶生態館共330坪,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公園。在2300餘坪的溫室裡不分季節與天氣好壞,皆能欣賞到活生生的蝴蝶和蝴蝶標本。除了直接觀察,還配有導覽解說,讓訪客能夠深刻了解植物與蝴蝶的相關資訊。另外,所在位置的鱉島還有露營場及各種慶典可以參與,相當精采好玩。

高德水邊生態公園
 
首爾(江東區) ,
高德水邊生態公園是個保有完整沙洲、楊柳樹林等生態的生態公園。因人跡鮮少所以一直保有天然的生態要素。現作為漢江上流水岸的自然學習區,以及河川溼地生態保護的復原區,更是首爾市生態景觀保存地區之一。生長有多樣的植物以及野生花草,更有許多昆蟲、兩棲爬蟲類、哺乳類動物棲息於此。

花津浦海水浴場
 
江原道(高城郡) ,
花津浦海水浴場位於東海的最北端,是一個清澈安靜的海水浴場。這裏除了海水浴場外還有, 花津浦湖,名人別墅, 蘆葦地, 松林, 奇山峻嶺等衆多景觀。在此曾有“藍色生死戀“的俊熙和恩熙身影,花津浦海水浴場以碧藍的海水和細緻的沙灘而著名。幾近筆直的海岸長1.7公里,柔細的沙子即使赤腳踩上去也不會覺得疼痛。 而且,岸邊的海水深度適中,所以可以放心地戲水。清晨時刻,還能欣賞到動人的日出。從岸邊往內陸走,就能看到花津浦湖。花津浦湖是由部分海水變化而成的天然環礁湖。 花津浦湖的湖域寬廣景色秀麗,是韓國最美的湖。花津浦湖的四周是一片鬱鬱蒼蒼的松林,湖邊還有許多美麗的海棠花。花津浦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依此而來的。方圓16公里的湖邊是一片經過長年沖洗打磨的細紗,腳踩在上面發出“吱吱”的聲響。每逢冬季,候鳥就都會在這棲息,場面非常壯觀。在海岸南邊小山坡的叢林裏,有一些矮層的建築。金日成和李承晚的別墅就在其中。爲了讓遊客瞭解當時這些人物的生活面貌,別墅內的擺設跟當時完全一樣。在別墅裏還能觀賞到美麗的湖景。然而,這優美的景致背後卻深藏著讓人辛酸的歷史。位於北緯38度的花津浦在6.25戰爭前是北韓的土地,當時金日成就在這裏修建了自己的別墅。但6.25戰爭後,按照38線劃分的規定,這裏又成爲了韓國的土地。李承晚總統又在這裏修建了他的別墅。歷史上的有名人物都將別墅修在這裏,可想而知花津浦的景色有多迷人了。

漢拏生態林
 
濟州道(濟州市) ,
佔地196公頃的漢拏生態林為隸屬山林廳的國有土地,緊鄰5.16道路邊海拔600公尺的高地一帶。此生態林從1970年代初期到1995年為止,皆租借給個人作為飼養馬匹的放牧地。使用暖帶、溫帶、寒帶等多種類植物來搭配設計出與濟州植物寶庫相稱的生態林,並設有嚴加管理的岬角荊棘臺、天然林等各種自然資源保護區。生態道路、展望臺、育苗場、主題散步小徑、基因保存組織培養室等基本設施齊全,另有楓樹林、櫻花樹林、冷杉樹林、杜鵑花樹林等13個不同主題的主題林及生態林,園區中央建置一整體縮小版的岩石園,使生態林區擁有與真正自然森林更相似的面貌。

雪嶽山國立公園(內雪嶽)
 
江原道(麟蹄郡)
雪嶽山被稱爲雪山、雪峰山,由於積雪長年不化,岩石是像雪一樣的白色,所以被稱爲雪嶽。雪嶽山國立公園於1965年11月被指定爲天然紀念物保護區,又在1973年12月被設爲公園保護區,1982年8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 (UNESCO)定爲生物圈保存地區。公園座落在江原道束草市、麟蹄郡、高城郡、襄陽郡之內。以最高峰大青峰爲中心,東面叫外雪嶽,西面叫內雪嶽,又被分爲北內雪嶽和南內雪嶽。北內雪嶽由流向麟蹄川的北川和百潭川地區的溪流構成。內雪嶽的溪流綿延不斷,景色最美,沿著雪嶽山各水流彙集成的百潭川溪流往上走,便可到達百潭寺。百潭川的上流有伽耶洞溪谷、水簾洞溪谷,走過永矢庵、萬景臺,就是通往雪嶽洞的馬等嶺(1,327m)。沿水簾洞溪谷而上,有臥龍瀑布和雙瀑,再往上可以到達海拔1,224m的鳳頂庵。登上大青峰,可以看到周圍的山峰,在這裡看日出可以使心情變得虔敬。南內雪嶽指的是從玉女湯附近到寒溪嶺一帶的小溪。位於將帥臺北面溪流的大勝瀑布是內雪嶽風景最美的,高88米。此外還有龍垈里南面的溪流中的十二仙女湯、玉湯瀑布和龍湯瀑布。